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世俗音乐的道教化——关于全真道经韵音乐与世俗音乐关系的探讨(2)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2.曲调、节奏、速度的道教化
    还以《澄清韵》的旋律为例,首先散板引腔围绕商音连续叠唱,速度由慢渐快,寥寥几个音即勾画出一幅悠远静穆的意象;腔幅悠长的正板,连绵不断、悠扬婉转、一唱三叹,突现出韵腔淡雅飘逸的特点;尾句与引腔一样,散板歌唱,首尾呼应,整首韵腔结构严谨。加上音色清亮的铛子、镲小件法器伴奏,创造出一种玄虚幽静的神仙境界。
    又如《步虚韵》,也是一种虚声咏唱之经典韵腔,几乎所有法事都咏唱。常常是字后伴虚声一唱三叹,道士们模拟升天动作,边绕香炉边唱。故《郡斋读书志》说:步虚是“神仙上圣朝玄都玉京,飞巡虚空所讽咏”。说明《步虚韵》所歌唱的是最高仙境的意象。
    这些“神”曲“仙”唱,是世俗音乐的道教化和神圣化。全真道士为了成仙证真,而清心寡欲,修炼心性,弃尘世之烦恼,必将世俗音乐道教化。“化”的重要方式在于对音乐的节奏和速度的把握,平稳的节奏,徐缓的速度,能够营造出虚静、平淡的气氛,这种气氛也正是道士们修心养性所需要的氛围。正如一位道士讲的那样:“由于长期的宫观生活,我们的心态和情感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超脱、淡泊。一首流行歌曲,如果我们道士唱,与歌星的演唱,其情感处理会完全不同,我们的演唱是平淡而无激情。①”其实这种对同首乐曲演唱处理上的不同,也正体现了世俗化和道教化的差异。
    唱颂着“神”韵“仙”味的经韵音乐,伴随着舞蹈的仪式活动,不仅是宗教信仰者力图同所崇拜和信仰对象保持一种特定的联系,而且对于巩固和强化道士们的宗教意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世俗音乐道教化的历史根源
    道教是与其他社会因素复杂地纠缠在一起的。道教观念和道教价值观部分地受各种社会群体的影响,因为这些社会群体是使它们得以产生的一个来源。道教观念和价值观表达了这些社会群体的需求、思维方式和对于由它们这些群体所组成的社会的看法。全真道把世俗音乐道教化,不是一种孤立的行为,而是与中国古代社会思潮的变化相适应,与全真道自身的发展相一致。归根结底由中国国情所制约和决定的。
    (一)社会根源
    1.战乱时期全真道观成为文人的避难所
    元初成吉思汗明令全真道宗师丘处机掌管天下道教,并对其大加提倡,为全真道首领和名道士封官赐爵。因遭世乱,一批失意儒士和有民族气节的人士纷纷涌入全真门中,使全真道呈现十分鼎盛的局面。元朝是全真道才俊辈出的年代。许多高道生于儒学世家,如马钰、尹志平、宋披云、秦志安等,入道前,他们已通晓经史大义,雅嗜道德性命之学;入道后,他们表现出极强的创造力。无论是在宫观宗教艺术,还是理论创发方面都成绩斐然。
     
    2.社会需要全真道发挥其宗教功能
    全真道创教初期虽然以一种独特的面貌显现于世——坐环苦修,透悟心性。但它既然是宗教就必须具备两个功能:一是满足个体超越的心理需求;二是满足整个社会的现实期望。前者为独超,后者为济世,是道教的社会功能。第一种功能在全真道创教初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大量文献记载,全真道创教初期不谈斋醮,多是通过诗词唱和宣传全真教旨。但当全真道发展到一定阶段,在社会上产生一定影响时,社会对于它就自然提出了期望。全真道除教祖王重阳从来没有涉猎过任何形式的醮祠外,七真以降都参与过各种形式的祈禳活动。金元时期的国家大醮几乎都是由全真道宗师主持。
    从王重阳创教到“七真”传教,从不事斋醮,到大兴斋醮。全真道根据自身发展而经历的变革过程,可以看着是其走向成熟,成为真正的宗教的历程。世界上没有一个无仪式的宗教,因为仪式是宗教存在并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全真道要广泛地争取信徒,扩大自己的影响,就不能不利用仪式这种现成的易被不同层次的人接受的形式来“代神立言”,张扬教义。因而,从马钰开始逐渐兴起了斋醮。这种变化既顺应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又继承了道教鬼神信仰的文化传统。传教的对象扩大到上至权贵、士人,下至贫民百姓。《感应篇图说》曰:“遇上等人说性理,遇下等人说因果。”针对不同对象,他们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化人方式,如对士大夫全真道士以吟诗诵词的方式,用修心养性的理论劝人入道、悟道;对待目不识丁的劳动群众,宗教对他们的影响,主要不是来自玄妙艰深的宗教哲学,而是来自鬼神信仰、祈福禳灾等世俗化的宗教活动,因而,斋醮仪式兴起,大量世俗音乐自然被引入全真道仪式音乐中。可见,宗教仪式内容本身,就是世俗民众心态的反映。
    (二)思想根源
    1.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首先,道教的神仙,绝大部分是典型化、理想化了的真实的人,他们有姓、有名;第二,道教创造的神仙系统,等级森严,层次繁多,分工细密,有与世俗同样的伦理关系,实际上天界就是典型化了的人世。
    由于中国封建宗法制度的强大,顽固,历史长久,所以它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中国的宗教不得不为封建宗法、纲常名教服务,这不仅表现在仪式上,宗教理论上也是与当时的封建宗法制度配合的。正如著名学者任继愈先生所言:“金元时期的全真道把出家修仙与世俗的忠孝仁义相为表里,把道教社会化,实际上是儒教的一个支派。[9]”历代文人、著名道士的诗词、论著,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清代著名全真道士刘一明从内修角度,强调修炼必须“积德修行”,称“道者,为己之事;德者,为人之事。修道有尽而积德无穷”,感叹“德者,自己人世之事;道者,师传成仙之事。不积德而欲修道,人事且不能,仙道怎得成?[10]”刘一明在他的《道书十二种》中用了大量的诗、词、歌、曲等若干首,论说三教同源和内丹理论,在修炼的各个环节大量融合儒、释,特别融合理学。
    2.传统道教世俗化的作用
    全真道文化的结构层次和表现形态,是以全真道的教理教义为核心内容的“高层位文化”,和以世代传承、广泛流播的斋醮仪式为内容的,世俗化形态的“低层位文化”。世俗化的底层位文化,由于它对人以及各种文化现象的影响,比高层位文化来得更直接、更广泛,成为全真道传教的主要方式。
    如:善恶报应的宗教观念,就是传统道教竭力阐发宣扬的内容,逐渐成了一般道教徒信仰中最根本、最普遍、最渗透人的意识的教育。在这样的教义思想基础上,因而出现了宗教道德,出现了戒律、清规,出现了修正、修善、积德、修性等等修持方式。如果不是虔诚的信仰天道承负及善恶报应,则等于是不承认冥冥之中有天神照察一切、主宰一切,也就无所谓修持,从而也就不是道教徒了。
    3.三教合一以道为本的思想
    全真道虽主张三教合一,援引、融摄儒、佛思想,但仍以道为本。虽然以阳界定善,以阴归属恶,认为舍恶从善才能炼就纯阳之体。把道德贱履与修道实践联系起来,肯定积德与修道的内在联系。但因道教的终极目的毕竟不是成圣而是成仙,所以在道与德的关系上体现出内道外儒,以道为本为体,以儒为流为用。
    另,全真道虽借用禅宗的“平常心”,但赋予了新意。全真道所说的“平常心”的含义是:既不离喜怒哀乐之情同时又不为这些情感所转。要求做到不为祸福寿夭、生死去来而心有所动,是一种不着于物,不动于情的心理境界。强调心应万物,不为物牵。实际上全真道的“平常心”本质上仍然不过是心的虚寂状态。[11]因而,“平常心”既是全真道一切修炼的基础,也是全真道将世俗音乐道教化的思想基础。这种运用逻辑来组织的理性化的思想,使认识活动相对地摆脱了情感成分的参与。
    全真道经韵音乐实际上是神圣化了的世俗音乐。“雅”与“俗”本来是世俗音乐的基本范畴,而道教则把这一范畴也纳入了道教音乐并神圣化了,把人世间的世俗音乐道教化了。但这种神圣反映的宗教音乐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当大的相对独立性,会对社会存在产生特定的社会作用。所以,尽管全真道经韵音乐是世俗音乐升华了的神圣反映,但这升华了神圣反映,也能折射和反射到世俗人间,同世俗音乐一样,能够起着特定的社会作用,尽管两者所起的社会作用是不同的,但两者都能起着特定修心、娱人作用则是互有联系的。
    ①摘自作者2000年于武昌长春观的采访笔记。
    参考文献:
    [1]程毅中.中国诗体流变[M].北京:中华书局,1992.p65.
    [2]闵智亭.道教仪范[M].北京:中国道教学院,1990.p136.
    [3]史新民.论武当道乐之特征[J].黄钟,1991(4),p9.
    [4]闵智亭.全真派的创立和对传统道教的发展[J].中国道教,1991,(3).
    [5]周振锡,史新民.道教音乐[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4.
    [6]道藏[M].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年联合出版,1988,(6):376.
    [7]同[6],(2):p188.
    [8]陈景元.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集注[M].
    [9]任继愈.中国道教史·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p6.
    [10]清·刘一明.道书十二种[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0.p529~530.
    [11]张广保.金元全真道内丹心性学[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p99~100.
    作者简介:孙 凡(1965~),女,文学硕士,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讲师(武汉 43006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