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五显信仰及其传播影响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基隆天显宫五显大帝神像    摄影/蓬莱外史
    五显神又称之为五显大帝、五显灵官、五路财神、华光大帝等,是我国南方地区以及东南亚华人集居地比较流行的神仙信仰。五显信仰的最早刍形产生于唐朝徽州婺源,特别是婺源县城北的灵顺庙,是最早供奉五显神的道教宫观。经历代皇室的崇奉,以及道教徒的宣扬,并随之我国古代大量移民政策,以婺源为中心的传播,迅速遍及我国南方地区以及海外东南亚地区。
    (一)五显神信仰形成
    关于五显神的记载,《搜神记》卷二<五圣始末>引《祖殿灵应集》云:
    五显公之神在天地间相与为本始,至唐光启中乃降于兹邑。图籍莫有登载,故后来者无所考据。惟邑耆耄口以相传,言邑民王瑜有园在诚北偏,一夕红光烛天,邑人麋王观之,见神五人自天而下,导从威仪如王侯状。黄衣皂涤坐胡床呼瑜而言曰:‘吾授天命当食此方,福佑斯人……’,瑜拜首曰:‘惟命’,言讫,祥云四合,神升天矣。明日邑人来相宅,……佳处也。乃相与子来斩竹薙草作为华屋,立像肖貌揭虔安灵。
    五显神是天地之始就有的神灵,在唐朝光启年间降临于世,因历史上没有记载,故以前无从考证。但此处只说唐光启中降于兹邑,此处兹邑究竟为何地?明弘治《徽州府志》(婺源)载:“唐光启二年,邑人王瑜有园在城北隅,一夕,红光烛天,见五神自天而下,……王瑜闻之有司,捐地输币肖像建庙,……四方辐辏,祈祷立应,闻于朝,累有褒封,宋大观三年赐庙额曰灵顺。”   元《礼部集》说:“婺源五显之神闻于天下尚矣。”  此时说的更为明确,是降于婺源。另外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二<五圣始末>也有相应的记载。
    《搜神记》载:“本朝有褒封敕诰:第一位显聪昭应灵格广济王,第二位显明昭列灵护广佑王,第三位显正昭顺灵卫广惠王,第四位显直昭佑灵贶广泽王第五位显德昭利灵助广成王。”而《大惠静慈妙乐天尊说福德五圣经》中赐号略有不同。《五圣经》曰:“第一都天威猛大元帅,显聪昭圣孚仁广济福善王王;第二横天都部大元帅,显明昭圣孚义广佑福顺王;第三通天金目大元帅,显正昭圣孚智广惠福应王;第四飞天风火大元帅,显直昭圣孚信广泽福王;第五位显德昭利灵助广成王。”
    (二)五显神格
    那么五显神又是什么来历?道光《徽州府志》曰:“灵顺庙,一名五显庙,一名五通庙,宋大观中赐额灵顺。在唐光启二年初名“五通庙”,至宋徽宗大观三年赐额曰“灵顺庙”。五显神是五行精炁所化生,(宋)王逵《蠡海集》云:“九月二十八日为五显生辰。盖五显者,五行五炁之化也。”(宋)刘辰翁《五显华光楼记》亦云:“予欲求五王之兴,而不可得也。……神者,阴阳之不测者也。物莫大于五行,天而星地而狱,如指于掌,孰非自然?”在《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五十四说:“其实五显者,五行耳。”《太上洞玄灵宝五显灵官华光本行妙经》说:“此灵官五大天帅,禀五星五炁之精,毓五方五灵之秀,化身三界,应现十方。”又说:“三天境内,有灵官大圣……或现一身,或显五相,或化为诸天天帝,或化为梵王帝身,或化为吉祥如来,或化为华光菩萨,或化为天丁力士,或化为妙行真人。” 按陶及申《笔猎》云:‘五显即五帝,实司五行,避帝而称显者,其诸神之通谓也。’” 
    也就是说五显实际就是五行之神的化身,也是五方之神五帝的别称而已。这在古代封建体制实属正常,比如明朱元璋在建朝之后就去除天师封号,说“天有师乎”。因为皇帝也自称天子,而天师则为天之师,岂不是凌驾于皇帝之上。同理,此处将五帝改为五显或五圣,也是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之言影响,国不可二帝并存,所以将“帝”改为“显”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搜神记》引《周礼•小宗伯》对五帝解释曰:
    祀五帝于四郊,汉仪祠五祀,宋朝明堂图五方帝位于昊天之侧,从之以五人帝,五官神皆五行直气也,盖五行为天地间至大,化必有为之主宰者,故曰玄冥,曰祝融,曰勾芒,曰神蓐,曰后土。
    以此得知拜五方五帝在汉以前就有了,并且立庙祭祀。在宋朝将五方五帝绘图于玉皇之侧接受祭祀香火。又从《搜神记•五方之神》对五方之神说明曰:“按传共工氏子曰龙,主社为后土神;少昊子曰重,主木为勾芒神;颛顼子黎,喜火为祝融神;少昊第二子该,主金为蓐收身;少昊第三子熙,主水为玄冥神。”  五方神就是管理五行之神尊。如前文所述,五显神是天地之始就有的神灵,也就是五行之精所化生的,管理五方之神。
    明朝余象斗的《南游记》中,称五显原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祖的法堂前一盏莲花油灯,每日煌煌听经问法,灯花堆积日久,经释迦牟尼如来佛祖 为其做法,化成人身,名妙吉祥诞生。妙吉祥因放出三味真火,焚死独火鬼,因而触犯佛规,犯下天条,佛法难容,释迦牟尼如来佛祖遂赐祂『五通』;一通天,天中自行;二通地,地中自裂;三通风,风中无影;四通水,水中无碍;五通火,火里自在。又用手法一指顶门,赐祂一个天眼挪门,可见三界之事,命观世音菩萨,送到马耳山大王之家投胎。第二世:以五通火光,自半空中,飘飘而下,投胎到马耳山马氏金母身上,生下一子,脸有三眼,取名三眼华光天王,马子贞,生下三日,即骁勇善战。斩龙王,除水孽,放走风、火二妖,并取走紫微大帝降魔金鎗,被紫微大帝用九曲珠镇住而亡之。第三世:再投胎出生于斗梓宫赤须炎玄天王之家,脸上有三眼,左手掌上有一个『灵』字,右手掌上有一字『耀』,取名为三眼华光天王,灵耀。拜大惠静慈妙乐天尊为师,经通风雷龙蛇,御鬼安民之术,后奉玉帝敕饮令,掌理风火,玉帝再赐祂左印右剑,掌管南天门之事。金刀炼成一块三角金砖为法宝。收火丹、风轮、火轮。玉皇大帝封华光天王为火部大元帅、明辅大元帅。收千里眼、顺风耳。收火漂。
    而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五<灵官马元帅>所描绘:
    详老帅之始终,凡三显圣焉。原是至妙吉祥化身,如来以其灭焦火鬼,有伤于慈也,而降之凡,遂以五团火光投胎于马氏金母。面露三眼,因讳三眼灵官。……斩东海龙王。……继以盗紫微大帝金枪,而寄灵于火魔王公主为儿,手书左灵右耀,复名灵耀,而受业于大惠静慈妙乐天尊。……乃授以金砖三角,变化无边,遂奉玉帝敕,以服风火之神而风轮火轮之使。……至不得已,又化为一包胎而五昆玉。……玉帝以其功德齐天地,而敕元帅于玄帝部下,宠以西方,领以答下民娶、财、子、禄之祝。
    比较上述两记载,发现其非常相似,其出生,相貌、师承和投胎经历都一般。而华光和马元帅的师承又与五显神有非常大的联系。如《道藏》所收<大惠静慈妙乐天尊说福德五圣经>,就是大惠静慈妙乐天尊所降,告下世间众生顶礼五显灵官大帝,诵咒祈福之法。经中描绘“五显灵官”:“三目圣明、足踏火轮、金砖金枪、火瓢火鸦”。等等形象与《南游记》中“华光”、或者《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所记载“灵官马元帅”几乎一样。
    (三)历代五显信仰及影响范围
    五显信仰在宋元时期已经非常兴盛。《五圣始末》说:“先是庙号止名五通,宣和年间封两字侯,绍兴中加四字侯,干道中加八字侯,淳熙初封两字公,甲辰封四字公,十一年加六字公,庆元六年加八字公,喜泰二年封两字王,喜定元年封四字王,累有荫助于江左,封六字王,六年十一月诰封八字王”。查历代编年表,“喜泰、喜定”年应该是“嘉泰、嘉定”年。从以上介绍可看出在宋朝几代皇帝都对五显有封号。特别是南宋年间康王遇难,五显帝君显圣造泥马引渡康王过河脱险,康王复位后为感怀五显帝君解难脱险之恩,特封为五显帝君,五显帝君由此授封得名位。
    五显信仰得到政权的认可,使之传播合法化,加之古时战乱不断,地区移民频繁,五显信仰也随之传播到全国各地。比如浙江集中在杭州、海宁、会稽等地。(元)吴自牧所作《梦梁录》卷十四,“外郡行祠”:灵顺庙,……余杭立行祠者七。修建了很多灵顺庙用以奉祀五显大帝。四明的五显灵顺庙“在城西南隅,宋开禧年间乡人徐侍郎守徽州神,尝效灵迎香火建庙于此。”   还比如江苏,集中在苏州、吴江、金坛等地。(明)祝允明《苏州五显神庙记》说,元仁宗延佑时,吴江儒者顾儒宝即有《平江万寿灵顺行祠记》之作。(明)张宁撰《方洲集》卷十八,“句容县五显灵官庙碑”:“句容旧有神祠于县治东。淳佑中,以卑隘不安于神,共迁于高爽。” 文集、地志而外,小说家言亦有。(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就提到吴江一家店肆里“供着五显灵官”。 《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五十:<江南通志>:华光庙,庙在金坛县慈云寺左,祀五显灵官。明朝南京的“五显灵顺庙”等都是仿婺源灵顺庙而修建的。福建在福州、建宁、汀州等府多有奉祀。(民国)《福建通志》,《福建坛庙志》卷一:(福州府)(闽县)五显庙在通津门楼上,进士方嵩记云占笔峰之上游,官清梁之左界。卷六:(建宁府)(浦城县)五显庙在拱北门外两贤祠左,明嘉靖间建。卷八:(汀州府)(连城县)有东五显行祠,宋嘉定间令沈柔孙建。西五显行祠,宋嘉定间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