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天师道与中国文化(2)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从史料记载来看,天师道在养生理论与实践方面是颇有作为的。在夭师道的早期经典《太平经》中就详细叙述了守一等炼养之道,描述了修守一者,由守元气虚无而渐见种种光明等幻象,及身心恰悦的主观感受。《太平经》以合炼精气神三者为一、宝精惜气啬神为养寿之要,这一思想后来一直被奉为道教养生学之要旨。在《老子想尔注》中所主张的“积精成
    神、神成仙寿”的养生方法也都是与气功相关的。天师道对气功不仅在理论_七有所阐述,而且一些天师还带头对此亲身实践。据熊少达同志考证:传说第一代夭师张道陵得黄帝的“九鼎丹法”,这“九鼎丹法”不是什么驱鬼之法,也不是腾云飞夭去拜见玉帝之法,而是“无物无已练气养身之法。”“无视无听、抱神以静、是以忘神、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而已矣,故执道法全、法全者形全、形全者气全”文中之意,即指明了对修道者的要求,更点破了练气的精华。(《贵溪县修志通讯》1986年4月第3期)
    张道陵的“九鼎丹法”是道教早期气功的一种。张道陵本人亦亲自练养此法。他先后在龙虎山附近的“应天山”、“云台山”、“圣井山”结茅修练。并坚持“昼不生火,夜不明灯,冷饮冷食,风雪不寒。可见他的气功练到一定深度。《龙虎山志》记载张道陵活了一百三十三岁,如果确实的话,在当时医学条件下如此长寿,与养生方法是有一定关系的。
    三、天师道与文学艺术
    与天师道在科学文化发展史上的价值相类似,天师道在文学与艺术发展史上的价值也值得一提。
    天师道与文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正如由前所述,这不仅表现在天师道以其宏伟华丽的宫观以及景色奇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许多文人于此流连忘返,留下了大量的诗文,而且,一些天师本人及其弟子也非常爱好结交一些著名文人。以元代为例,当时江南一些文章大家虞集、赵孟顺、揭懊斯、袁桶、宋镰几乎与天师道都有十分密切的往来,他们或是出于对道教的信仰,或是出于对天师的友情,撰写了大量的有关道教的碑志记传以及一些咏叹诗文,有些至今仍然有着宝贵的文学艺术价值。不仅如此,有些天师本人就是集道士与文学家于一身的,如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著《视泉集》,“诗文过半”,在文学史上有其一定的影响,他的文集被收入清代钦定的《四库全书》之中。
    还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学史上,道教在某些文学的文体的形成上也是有所贡献的。譬如青词便是一例。道教祈镶时的奏章之文日青词,亦日绿章。唐代李肇《翰林志》上说:“凡太清宫道观荐告词文,用青藤纸朱字,谓之青词。”这是青词书称的由来。后来,由于道士经常请一些著名文人代写青词,于是,青词逐渐变为一种文体。如宋代真德秀诸人的文集内,都载有青词。明代的明世宗最为崇道,因而他所宠用的大臣都写得一手好青词,以至于明朝有“青词宰相”的称号。青词在后来常被诗人用来抒怀,如清代诗人龚自珍著名诗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诗后自序云:“过镇江,见赛玉皇及风神、雷神者,祷词万数,道士乞撰青词。”可见,这首诗就是作者在镇江为道士写的青词。天师后裔中也有不少是写青词的高手,如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在《虚靖真君语录》以及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的《视泉集》中都有相当数量的青词,因此,他们对推动青词这种文休的发展都起过一定的作用。
    天师道与文学艺术关系的另一个表现是,由于张天师的活动在历史上产生了传奇式的影响,使得宋以后出现了不少以张天师驱妖降邪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最明显的例子是著名古典长篇小说《水浒》第一回便是以张天师祈镶瘟疫开始的,这一回的题目就是“张天师祈被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书中讲的是宋仁宗当朝时请第三十代夭师张继先赴京城祈被瘟疫之事。书中对龙虎山周围的景致的描写至今还脍炙人口。除《水浒》外,张天师的传说在元明时代的杂剧中也成了常见的题材。如元代杂剧作家吴昌龄的《张天师断风花雪月》,明代朱有软的《张天师明断辰钩月》等都是以张天师为主要核心人物的杂剧作品。前者说的是月中桂花仙子思凡,与读书人陈世英相爱,约定第二年八月十五重相会,陈世英苦思成疾,其叔与三十七代张天师相识,张天师便请了神,捉拿了桂花仙子,发配西池长眉山。
    另外,由于张天师是一位具有浓厚传奇色彩的家喻户晓的人物。因此,有关张天师的传说对我国的民间文学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周沐照同志研究:“在江苏,《追鱼》是已为人所熟悉的神话故事之一,据说原始传说是以张天师捉鲤鱼精为主线的。”另外,象长篇叙事吴歌《沈七哥》这部以张天师为主要说唱对象的吴歌“流传范围超越吴语地区,如其中‘老子传籽’、‘天师捉鬼’等,遍及全国各地。”(见周沐照等《道教龙虎山传说》)
    由上可见,如果说有关张天师的传说大大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内容,决不是夸大之词。除文学外,天师道与艺术也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天师道徒在从事斋蘸仪式活动时,有唱诵,有舞蹈,有乐器伴奏。因此,天师道道士一般都有一定的艺术修养。陈大灿同志在《漫淡道教音乐》(《文史知识》1987年第5期)一文中写道:“在道士学道过程中,正一派道士从小就要化费大量的时间习艺,这种习艺从教授的形式到学习的内容,几乎和近代戏曲科班相差无几。正因为如此,近代中国
    南方诸省和江南一带正一派道士实际上大都具存初级的艺术水平。”
    整个道场艺术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道教音乐。据陈大灿同志在上文中研究:“道教音乐已有一千五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它包含有独唱、吟唱、齐唱、鼓乐、吹打乐和器乐合奏等多种录音形式。在斋醮法事中,这些形式不断更换,灵活地组合,恰如其分地表现出召神遣将、声势磅礴的场面;镇压邪魔,剑拔弩张的威风;盼望风调雨顺,求福祈愿的心情;清静无为,仙界缥缈的意境。为道教的斋醮增添了庄严而强烈的气氛,给人以‘可听仙乐’之深刻印象。”难怪在近代,在一般农民心中,观看正一派道士举行法事就像看一场戏或一场音乐剧一样。所以,道场艺术尤其是道教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之一。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所潜在的价值,十分值得令人去认真总结与大力发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