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从三山鼎峙带混一三山 《志》卷11《上清品》“二十五代宗师刘混康传”曰:“绍圣四年(1097),敕江宁府即所居潜神庵为元符观,别敕江宁府句容县三茅山经箓宗坛,与信州龙虎山、临江合皂山,三山鼎峙,辅化皇图”(《道藏》5-605中)。宋哲宗的这道敕令是很重要的历史资料,证明北宋时逐渐形成符箓派三山鼎立的局面。 隋唐五代时期茅山派在诸符箓派中似乎垄断了对朝廷的影响。北宋初年茅山派继续受到朝廷优宠。历史表明,元代以前,茅山派一直保持着与历代朝廷的密切关系。 东汉末年,张陵、张衡、张鲁三天师的五斗米道割据汉中达三十年之久。魏晋五斗米道继续流传民间,同时深入上层社会。五斗米道至南朝多称为南天师道,以天师后裔为首领,行正一箓。北魏寇谦之改造五斗米道,自称天师,为北天师道。六朝末年至唐初,天师后裔有迁至茅山和龙虎山者,默默无闻。隋唐五代时期,南天师道的正一经法被继承下来,形成正一派,主要活跃于民间。北宋初年,汉天师后裔在龙虎山接过正一经法,举起祖先张道陵的大旗,重建教团,声势渐大,引起朝廷重视,人称天师派或龙虎山派。历史表明,该派经箓悠久古老,但教团衰微或中绝了很长时间,在北宋属于中兴或再起。 汉魏六朝时期灵宝派也是主要经派之一,灵宝科仪和经法影响很大,为各派所吸收。如茅山十四代宗师韦景昭受玄静经箓前,“惟习灵宝经法”(《道藏》5-602下)。但灵宝派作为教团的势力和影响却一直不甚显著。至北宋,灵宝经派中逐渐衍生出灵宝教派,以合皂山为中心,崭露头角,人称合皂山派3。历史表明,合皂山派的经法虽然源远流长,但作为教派却属后起之秀。 历史上的太平道、古三皇经派、洞渊派、天童派等等,均销声匿迹了。随之又有许多新教派、法派诞生。不过在北宋时期,新形成的三山符箓鼎立的局面比较重要,宋哲宗的敕令对这种新的形势给予了承认和支持。 《志》卷16《采真游篇》“黄澄传”曰:“初,三山经箓:龙虎正一、合皂灵宝、茅山大洞,各嗣其本宗。先生请混一之。今龙虎、合皂之传上清毕法,盖始于此”(《道藏》5-621中)。“先生”指茅山玉晨观主持黄澄。宋徽宗召见他,命他主持金山神宵万寿宫,累授太素大夫、冲素静一先生,领玉堂高士、左右街都道录兼管道门公事,食实封一千二百户,赐紫金方符。他是当时道教领袖。他向宋徽宗请求混一三山经箓,获得批准。 符箓各派自六朝以来,始终处于既坚持个性,又互相靠拢、融合的过程之中。黄澄提出“混一”,表明三山经箓互相靠得更拢了。宋徽宗批准黄澄顺应形势,采取积极促进融合的天都,使三山经箓增加了融合的深度,表现为龙虎,合皂二山开始传上清毕法。 到宋理宗时,龙虎山后来者居上,影响超过茅山和合皂山。理宗因势利导,于嘉熙三年(1239)命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提举三山符箓,又对融合的进程有力地推了一把。此举确定了龙虎山在符箓诸派中的领导地位,对符箓派的大融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哲宗敕三山鼎峙,宋徽宗批准黄澄混一三山,宋理宗命张可大提举三山,属于国家单项宗教政策调整的范围。三次政策调整,客观上均达到了尊重宗教自身变化的规律和客观实际,既不凭主观意志去强行干预,又不放任自流的效果,及时准确,可谓得当。符箓派的融合与联合,有利于提高道士的素质,对社会和民众有益,对维护封建统治也有好处。 符箓诸派于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最终混合为正一派,与元政权有意无意地引导也不无关系。但是,如果没有宋代三帝对三山符箓的自然形成和融合,相机给予支持和促进,作为符箓派大联合体的正一派的出现也许还要推迟。三次政策调整,一直影响到六十余年(就理宗而言)至二百余年(就哲宗而言)后,其积极效果才完全显现出来某些宗教政策见效之久远,于此可见一斑。 当然,封建帝王的宗教政策与我们今天的宗教政策有本质上的不同,三帝对三山政策的调整不过是偶然中的。不过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得到启发。那就是,只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以务实的精神审时度势,以历史学家的眼光高瞻远瞩,真正掌握并尊重宗教自身变化的规律和客观实际,采取因势利导的态度,就能保证宗教政策的正确性。我们比封建帝王高明之处在于,他们不可能完全做到这些,更不可能完全自觉地做到这些,而我们可以自觉地彻底地将这些坚持做下去。 2 参阅拙文《张宇初论道派》,张金涛、郭树森主编《道教文化管窥——天师道及其它》,第150页。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 3 郭树森考证说:“合皂宗约形成于唐代中期,奉葛玄为其始祖,昌盛于唐宋时期”(《合皂宗灵宝道述论》,《江西社会科学》1995年第9期,第39页)。可备一说。 三、 三清与玉皇 《志》卷25《录金石篇》收录张商英绍圣三年(1094)撰《江宁府茅山崇禧观碑铭》说,崇禧观中轴线上原依次排列三清、北极和本命等三座神殿,玉皇殿偏居东隅。绍圣二年(1095),张商英向主持整修工程的朝奉郎充宝文阁待制、知江宁府军府事充江南东路兵马钤辖柱国何正臣(字君表)建议,重新排列神殿布局,改为中轴线上列三清、玉皇和北极三殿,本命殿移于左侧。他解释说:“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者,清气之始也。其天为清微,其境为玉清,其天尊为元始,其帝为玉皇。所谓道者,气之纯清也。其天为禹余,其境为上清,其太上大道玉晨君,其气为天皇。所谓天者,气之积清也。其天为太赤,其境为太清,其太上为老君,其帝为北极。本命者,支干之神,以统于北极者也。北极者,天之中枢,以承玉皇者也”(《道藏》5-663上)。 张商英,《宋史》卷351有传。传中说,当初他任南川知县拜见上司时,曾“着道士服”, 口若悬河。后商英曾“责监江宁酒”。所谓“管库”大概指此。徽宗时商英升任相职。他撰有《三才定位图》、《黄石公素书注》、《金箓斋三洞赞颂仪》和《金箓斋投简仪》等著作传世。可知他不仅是一位官员,也是一位信奉道教的学着。故而何正臣向他讨教,并完全按照他的建议于绍圣三年将崇禧观整修完毕。张商英十分满意,不仅撰写了碑铭大加赞扬,而且建议绘制何正臣像悬于观中配享。 道教是由许多派别联合、融合而成的,各派别都有自己的最高神或主神,称号众多。在漫长的趋同过程中,逐渐形成共同的最高神三清。在署名东晋葛洪的《枕中书》和萧梁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中,已经出现了包括元始天尊或元始天王在内的三清的雏形。至唐朝的《老君圣纪》,居玉清境、上清境和太清境等三清境中的三位最高神仍是元始天尊、太上大道君和太上老君,没有灵宝天尊。《云笈七签》卷3《道教本始部》说三清境也就是清微天、禹余天和大赤天等三天,治三境三天的是天宝君、灵宝君和神宝君等三君。而在三境三天之上还有最高的大罗天,最高的神元始天尊居其中。这与《老君圣纪》的说法又不同。《道教本始部》又说,三代天尊是过去元始天尊、见在太上玉皇天和未来金阙玉晨天尊。这里吸收了佛教的三世佛的思想,但没有被道教普遍接受。 张商英继承了三境三天以及元始天尊、太上大道君和太上老君等三神的传统说法。他试图借助《老子》“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句为三清提供哲学依据,将自然、道和天解释为清气之始,气之纯清和天之积清三种状态。这也就是一气化三清的意思。这种解释当然是牵强附会,谈不上什么哲学,但是颇奇特。它与传统的无先、妙一和三元等三气,或玄、元和始等三气的说法,都不同。从崇禧观的整修和张商英的解释可以得知,北宋时三清最高神的地位在茅山已经确立,单灵宝天尊在茅山三清中还没有位置,对三清的神学解释尚未统一。 玉皇或玉帝之称早已有之。但六朝道经中所出现的各种玉皇或玉帝号,不过同虚皇、道君或天尊等称号一样,时编制神名的一种泛称,有时只是小神的名字。大约唐朝时,玉皇之称才渐渐具有独立神格的意味,但在道教神系中的地位仍较低。玉皇成为天帝、上帝、位尊望重,实自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始。《宋史•礼志》记载,宋真宗于此年梦见神人传达玉皇之命,命他供奉赵氏始祖。于是,大中祥符七年(1014)上玉皇号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 《崇禧观碑铭》告诉我们,宋真宗上玉皇大帝尊号后,玉皇大帝在道教神系中的地位仍不如皇帝和百姓尊崇的那么高。玉皇殿在崇禧观中偏居东隅,排在北极殿和本命殿之后,就是证明。这种违背皇帝旨意和百姓习俗的状况是不可能持久的,故整修后的崇禧观将玉皇殿调整到北极殿和本命殿之前。张商英也为这种调整编造根据,为三气、三境、三天、三尊又配上玉皇、天皇和北极等三帝、 崇禧观的整修生动地表明,受到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俗等因素的作用,为适应这些外在条件的变化,道教的神和神学也在自觉地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变化。结果之一是,北宋以后,玉皇在道教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了,至今如此。这并没有对道教带来不良影响,反而为道教吸引了更多的信众。广而言之,任何宗教都在不停地变化,适者生存的规律对宗教同样适用。 儒家学者对天和皇帝的崇拜,总是高于对佛道二教的接受。南宋朱熹对于玉皇大帝没有调整到三清之前,仍不满足,忿忿不平。《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216引《朱子语类》曰:“(三清)岂可僭居昊天上帝之上哉!”但这是不容易再调整的了。因为任何宗教都有自己不容易改变、不容易放弃的那部分内容。如果这部分内容完全改变、放弃了,那么这种宗教也就变成别的宗教、新的宗教,或者不是宗教了。最高神就包括在不容易改变、不容易放弃的那部分内容之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