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道德经》漫议 第三章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道德经第三章
    不 尚 贤,使 民 不 争;不 贵 难 得 之 货,使 民 不 为 盗﹔ 不 见 可 欲,使 民 心 不 乱。是 以 圣 人 之 治 ,虚 其 心,实 其 腹,弱 其 志,强 其 骨。常 使 民 无 知 无 欲。使 夫 智 者 不 敢 为 也。为 无 为,则 无 不 治。
    在上一章里,老子提出了“无为”的概念,认为人在“有为”的时候,其行为准则要顺应自然规律。这一章,老子进一步阐述了他关于“无为”的主张:体“道”的“圣人”,要治理人民,就应当“不尚贤”。在他看来,“不尚贤”并非是贬低人才、否定人才,而是不要给贤才过分优越的地位、权势和功名,以免使“贤才”成为一种诱惑,引导人们去争权夺利。他说,人性本来是纯洁素朴的,犹如一张白纸。如果社会形成过分尚贤的风气,肯定会挑动人们的占有欲、追逐欲,从而导致天下大乱。倘若不使人们看到可以贪图的东西,那么人们就可以保持“无知无欲”的纯洁本性。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过分崇尚杰出的人才,人民就不会陷入争名夺利的境地。“尚贤”,即过分鼓励人民竟相“成名”。我童年时代,是一个大书特书榜样的时代,“拾金不昧”的行为本来是社会公德,但那时就过于榜样化了。记得家乡有一位李姓村干部,为了标榜自己所谓的“先进”,故意把自己的五块钱上交到公社领导,说这是他捡到的钱,因而得到了在全村表扬的荣誉,学校里还发了学习他这种精神的号召。后来,还是他儿子不小心说漏了嘴,才真相大白。这件事对我印象很深,直到现在我都一直瞧不起他。可见,在个人修为上,不必过分标榜自个怎么怎么比别人强。更不该为了荣誉而弄虚作假。如果大家都不标榜自己的尊大,争名夺利的弊端就很少,那么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机会就更多。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过分看重视奇珍异宝,人民就不会沦为盗贼。“贵”,是指重视。我家乡是中国绿松石(蓝宝石)的盛产地,几百年的开采已使其越来越少。近年来,加上人为地过度重视,使其价格飞涨,导致很多人去非法开采,甚至是抢夺、偷盗之风日渐其盛。可见,如果“贵难得之货”,就会使本已稀缺的资源更趋紧张。资源供应过分紧张,就会促使一些人频繁地触犯社会规则而为盗贼。“不贵难得之货”就是要求执政者引导人们看淡奢华生活,不恣意追求需要很多人力物力才可以得到的上等生活。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意即,不展示能够引起贪婪之心的东西,人民的心思就不会被扰乱。这就需要“圣人”不把心中之可欲的对象展现出来。如果“见可欲”,就无异于彰显“可欲”的价值观,人们自然会上行下效而勾心斗角。如此,社会就会大乱。比如,齐恒公喜欢美食,易牙为投其所好,竟然蒸了自己的小孩给他吃。所以,“不见可欲”才能“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所谓“虚其心”,就是要让心灵宁静、无非分之想;“实其腹”,就是要提供必要的食物,让百姓吃饱饭;“弱其志”,就是要使奔逐追求的心志得到弱化,让心灵回归到宁静和淳朴;“强其骨”,就是要让百姓筋骨强壮,体魄强健。
    圣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百姓只要吃得饱,身体健康,心中无非分之欲,人心自然知足,社会就能安定。
    本处及后章出现的“圣人”,是指“得道”的执政者,也是道家思想中理想的“圣人”,这个意思贯穿了《道德经》的全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意即,永远使那些有巧智心的人无巧伪奸诈的心思、无非分妄想的欲望。这句话是对上面意思的概括。“无欲”对“虚心”、“无知”对“弱智”。“知”,是指巧诈伪智。“无知无欲”,是让百姓无非分妄想,回归淳朴。
    如何将“无知无欲”运用到人生修养上?就是要有正确的“认知”。如果认知有错误,欲望就会有偏差。比如,认为当官是以赚钱为目的,当然就会竭力贪腐。反之,有正确的认知,欲望自然也会正确。所以,这句话并非是要百姓完全无知,而是从反面提醒人们不要有偏差的“认知”和“欲望”,以避免出现愈治愈乱的后果。
    “为无为,则无不治”。只要依据“无为”的原则办事,天下就没有治理不好的。“为无为”,是针对社会整体而言的。指不多作人为的某种“主义”的固执维持,不促使社会人群的分化特化,从而使社会长保“清静无为”所具有的灵活应变能力,让其顺任自化。
    历来不少人认为,“不尚贤”是老子的“愚民”思想。这种理解源于没有通读《道德经》而产生的断章取义的片面认识。正如大家都只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却不知还有“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这句话本是一个悲壮的典故:明朝张献忠攻打成都的时候,驻扎在城外的庙里,强迫庙里和尚吃肉。当时有个叫破山的和尚就说:“只要你答应不屠城,我就吃肉。”张献忠答应了,于是破山和尚一边吃,一边念着这句话。可见他是为了城里数千百姓的生命才破戒的。老子的“不尚贤”背后同样有悲壮的历史背景。春秋末期,诸侯们打出招贤纳士的口号并非是为了招纳道德品质高尚的贤才,而是为了招纳一批能够帮他们争霸天下的奇人异士。于是,一批具有政治野心的所谓“贤才”被统治者利用并得到了丰厚的利益,因而导致一些人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进而出现了严重的“民争”“心乱”和“为盗”的社会现象。针对这种现象,老子提出了不树立虚假榜样,不标榜自己的尊大,以“使民不争”、“民不为盗”、“民心不乱”的政治主张,即“无为之治”。和老子同时代的孔子也是一位提倡“无为而治”的学者。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当政者如果用道德教化来治国理政,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居于一定的方位,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当政者应该施恩于民,岂可妄动杀戮?
    当今社会大力倡行一序列反腐倡廉的措施,就是为了削弱某些人非分的意志和软化他们的犟执性趋求,使那些有奸诈巧伪之智和非分妄想者不敢妄自行动。这与老子“虚其心,弱其志”教化一致。而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重民生为指导的建设方略,就是要让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享有健康的身体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也合乎老子“实其腹,强其骨”的论断。《道德经》里所说的“无为”并不是让人不作为,正是要人们顺应自然规律而作为。如果老子真的是提倡人们不要有欲望的话,那他何必又强调让人民“实其腹”、“强其骨”呢?笔者愚见,我们在解读《道德经》每一句话时都应该围绕“顺应自然”思想而来。如此来看,“不尚贤”并非不要贤能,而是不要图一己之私的“贤能”。“不贵难得之货”,不是要否定基本的物质需求,而是要人明白物质的需求也是要顺应自然规律的,该要的要,但不得非法占有。“不见可欲”,不是要否定人的基本欲望,而是指人的欲望也要顺任自然。不能因贪欲去铤而走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