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摘要:道教以“道”为核心信仰,以《道德经》为基本经典,《道德经》承载了道教思想的全部,其中,“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文化理念,它包含了对哲学、政治、应世等多方面的独特见解,不管是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社会、人心,还是精神上的无为、有为、不争等,《道德经》思想都有超凡脱俗的境界。而其不争之德等思想观念对当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具有指导性的意义。本文尝试从归纳总结道教历史贡献和社会影响的基础上,深刻了解不争之德的三层内涵,最后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明互鉴演讲,提出了如何更好的做到发扬道教不争之德,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关键词:道教、不争、中华文化
    道祖老子在他的《道德经》第八章上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纵观《老子》81章,曾在多章中直接出现了“不争”一词,如“不尚贤,使民不争(3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2章)”,而第八章更是两次提到了“不争”,可见“不争”这一思想在道教中的地位。尽管时代变迁,社会环境、社会成员的思想都有了巨大的改变,但道教思想在不断翻滚前行的历史长河中并没有黯然失色,反而更加璀璨夺目、熠熠生辉。结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演讲可知,在新的时代和社会里,文明是平等且包容的,并不存在所谓的高下之分,所以,根植于厚土文化的道教,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背景,发扬道教不争之德,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具有十分长远且深厚的价值意义。
    一、道教的历史贡献和社会作用
    道教不仅是唯一一个在中国这片沃土上“土生土长”的宗教。而且是在中国文化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道教于周秦两汉逐渐成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于隋唐五代、北宋时期得以更加兴盛,于南宋、金元开始分化,于元朝形成全真道,于明朝走向世俗化,于清朝开始衰弱,于新中国“改革开放”得以新生,在发展和变迁的道路上,为历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主要的贡献如下:
    1、道教思想上的历史贡献和自然社会作用:论道教的历史贡献,最突出的当属其思想贡献。崇尚清静自然、无为而无不为是道教的主要思想,更是道教人士自我修行的基本方式。譬如《道德经》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正确的读法为“道·法·自然”,这是道教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人取法的,是由天给予的风雨雷电、阳光空气而在大地上生产的所有动植物,这些是谁给予的呢?答曰:“道”。“道”又怎么样呢?“道”就是这样自然而然的接地气。故而,“法”是动词,意为遵循。也就是要人们在取法的时候,要顺应自然规律,取法有度,这就是道教“为·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这种“为无为而无不为”思想对历史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从国家的层面上讲,执政者开始结合道家思想进行统治,譬如汉景帝曾利用道家的“无为而治”来休养生息,创下了“文景之治”;从个人层面上讲,上至社会精英下至黎民百姓,以及文人墨客,在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在失意之时,心境更加开阔了,比如善书画、诗词的张三丰等等,尤其是以融摄道教思想为重要观点的明代理学、王阳明及其弟子的“心学”的道教色彩十分浓厚,说天赋的道德意识(致良知)融入了道教内丹修炼思想,道教思想的影响力可见一斑。除此之外,道家和道教经典文献以不同方式保存了古代的许多先秦思想成果,影响巨大。
    2、道教在民间习俗和凝聚力方面的历史贡献和社会作用:道教自出现伊始,就带有“祭祀”的色彩,《道德经》说:“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54章)”善于建树和抱持真理的人,他的功绩永远会被子孙后代缅怀。骊山老母祭祀在西安临潼骊山上,祭祀的对象是中华民族“三皇五帝”中“三皇”之一的女娲娘娘。而这种祭祀色彩不断流传到父系氏族社会的人祖——伏羲老祖,也在骊山最高峰头上的人祖庙继往开来。“女娲补天、造人”从根本上说,就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想往和追求,是一种无畏的英雄主义和奉献精神、一种对为祸人世的恶势力和破坏力的憎恨和藐视、一种对美好的新生活、新世界的强烈渴求。而这些,正是人类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跨过各种人间磨难,从而不断开化,不断进步,不断走向新生活的精神动力。而今,每年的二月二“补天补地节”习俗,六月十三骊山庙会期间,几十万民众朝山拜母,海内外华人华侨来骊山寻根问祖等祭祀活动,其目的,就是通过追思和缅怀,使人们更为注重血缘宗族之间的联系、增强炎黄子孙的凝聚力。使人们以此为立身处世的原则,巩固好自己的根基,从而为自己,为家乡,为国家,为天下做贡献。
    3、道教在治国、军事方面的历史贡献和社会作用:虽然很多人认为儒家、墨家思想更接近于治国、用兵,但实际上,道教在治国、用兵方面的影响也是极为深刻的,其思想甚至是儒家、墨家思想的鼻祖。因为治国和用兵是互通的,《道德经》以及《阴符经》常被视为治国和用兵的宝典,譬如“动其机万化安”这是说,只要把握适合的时机开始行动,万事万物的生成变化就会顺顺利利。所以,《道德经》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用清静无为的方法治理国家,以出奇谋略用兵,用不恣意扰民的态度治理天下。这就是“动其机”在治国、用兵、取天下的总原则。在治国方面:注重“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治理大国,要像烹调小鱼一样,用“道”来治理。什么是“道”呢?答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鬼”就失去了神妙作用。什么是“鬼”呢?朝令夕改地政策法规。所以,习近平主席在接受金砖国家记者采访时说:“这样一个大国,这样多的人民,这么复杂的国情,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敢懈怠,丝毫不敢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习主席为什么有此大智慧呢?因为他知道:如果忌讳多了,人民就跋前踬后,动辄得咎,无法发挥智慧和创造,自然陷于贫困;如果朝令夕改,人民便会彼此钩心斗角,国家难免混乱。在用兵上需要用“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的方式方法,这便是“以奇用兵”的最好写照。另外,道教还倡导把治国与用兵二者配合使用,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效益。方法就是“无为、好静、无事、无欲”如此,也就能够平天下。
    4、道教在文化艺术上的历史贡献和社会作用:经过千百年来的发展,中国的小说、戏曲、音乐、绘画等文学艺术领域都受到了道教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历史上的《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名著都或多或少地体现出一定的道教色彩,《封神榜》、《红楼梦》等更受到了国内外很多人的喜爱,在戏曲创作方面,一些以道教神仙人物为主题或创作灵感的作品开始出现;如《八仙过海》、《东游记》等收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在音乐方面,道教对戏曲唱腔产生了直接性的影响,元曲中神仙飞升等题材的曲目极为出色;在绘画方面,一些以道教神仙故事为创作的,如很多妙手丹青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嫦娥飞天等绘画、壁画保留和传承了中国书画的魅力和风采;在诗词方面,唐诗受道教渲染形成了古奥华丽的风格,宋词中大量词牌名源自道教,如明代诗人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是说,光阴如长江之水,滚滚而来向东而去,一去不复返。时光如浪花般把英雄都冲洗殆尽,英雄也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逝去,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可见道教的“功成,名遂,身退。”“不争”思想对中国艺术文化的深刻影响。
    5、道教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历史贡献和社会作用:据历史记载,汉武帝时方士李少君可以使其棋自相触。而道教炼丹术与磁石接触较多,所以对磁石有所认识,意识到磁作用可以越过一定的障碍。根据《梦溪笔谈》记载,当时的方士“以磁石磨针”而发明指南针,这就是道家在科学方面的其中一个影响。另外,道教的炼丹术产生了火药,道医孙思邈贡献了《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李时珍尝百草为后世中医留下了百科全书的《本草纲目》。
    除此之外,道教还在物理、印刷、造纸、历法等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时至现在,也有很多学专家学者尝试着从这些方面进行科技研究,如获得若贝尔奖的屠呦呦,她就是根据道医葛洪的《肘后方》而发明了治疗疟疾的仙丹妙方——青蒿素,拯救了万民,这就是道教在科学技术方面为人类历史贡献和社会作用的最好举证。
    二、道家的不争之德
    《道德经》的中心思想就两个字“道”、“德”,而不争之德正是其思想要旨,看上去似乎只是简单的“不争不抢”的意思,但是在道教看来,有其更深层次的内涵。
    1、完善自我,通达洞明之不争之德:完善自我,洞明通达之不争之德。从《老子》第十五章“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可知,老子对“士”的要求,“士”古今都指的是知识渊博的人或社会上层精英,这一章,总体可以概括为“微妙玄通”,“妙”主要指一切美好的事物,道德高尚便无从挑剔他人;“玄”是代表着深远、深邃之意,讲究一个过程;“通”寓意对世事保持洞明通达,通情达理,和光同尘。这是对完善自我,洞明通达之不争之德的直接表达。这种境界,就是“容”,“容”便是“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江海,是浩瀚的水中之冠,是“百谷王”,这“百谷王”的地位正是因为它善于居下,如隋唐期间的楼观台道士岐晖,在看到隋炀帝淫乱无度,贪恋酒色,重用奸佞,残害忠良,奴役百姓时,便为李渊大造舆论,说““天道将改,当有老君子孙治世。此后吾教大兴”,而且为李渊之女平阳公主带领的娘子军提供补给,在李渊兵至蒲津关时,指挥观中所有道士前来迎接,李渊因岐晖舆的论宣传和实际帮助而得了天下,非常高兴的将道祖老子封为“大圣祖玄元皇帝”并在临潼骊山上建朝元阁以为祭祀,期间,曾多次敕令修建、扩大楼观台规模,亲至楼观台、骊山朝元阁朝拜老子。千百年来,道教就是这样与中国文化一起交融,相互借鉴,才形成了这样的不争品德。这个境界,需要用“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第63章)的方式方法,也就是说所有事情都是从容易到困难,从细微到宏达的一个历程,不可以只着眼于结果,还要着眼其过程,正因为注重过程,便不会因为某一结果而走向“不争”的对立面——“争”。这种方法从侧面印证了“不争”的延伸之意,具体可总结为:完善自我,洞察世事,是用了“不争”的手段达到“争”的目的。
    2、水利万物而不争的不争之德:水利万物而不争的不争之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8章)从自然学的角度而言,水,是万物的生命线,是人类农业的乳汁、是温度的调控剂,水维持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滋润和养育着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并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明如水,润物无声,释放着“道”的天地灵气。因此至善之人,就好像水一样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愿意待在别人所厌恶的地方,所以离“道”是最近的。对比儒家思想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停留在一种自己不想要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的善解人意,而道家的不争达到了一种更高的境界,他人所恶,我愿受之。因此“上善”是“道德”的另外一种称谓。“争”在这句话中的具象化体现就是用“手”抓“物”,所谓“不争”就是把万物抛开,心静方能达到不争之德,最后实现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3、以德报怨,以德善终之不争之德:以德报怨,以德善终之不争之德。《老子》说:“以德报怨”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第49章),又说:“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第27、28章)。这种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理解,这种海纳百川的宽容之心,仁善之德,是道教的又一不争。根据儒家观点可知,儒学主“仁爱”,在一定程度上于此处的“善”相对应,但是孔子的又一观点为:“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是故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对比道家“以德报怨”,可见道家的包容思想更甚。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有容乃大与文明互鉴
    发展至今,道教已传承数千年,充满和谐文化观念的《道德经》更是在时间的打磨和沉积下,更具光辉。而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也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为保持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科学性、时代性及民族性,深刻理解《道德经》在哲学、政治、应世方面的独到见解,理性看待生活中利己、功利、欢乐、物欲、无为、有为、不争等现象,把道教宽容无为的思想,放到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来看,就更能够以一种博大的胸怀看待世界的文化,做到有容乃大与文明互鉴。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
    1、以一颗包容的“不争之心”看待文化
    以一颗包容的“不争之心”看待世界文化。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演讲一样,全球一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无疑,这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们必须用一种善意的、不争的眼光看待文化。
    透过纷繁的文化现象看出一个真理——文化都是平等的。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过,文化具有平等的特征,不存在所谓的高下之分。希腊的神话、中国的唐诗宋词元曲、俄罗斯的油画、日本的浮世绘等等,这些都是世界优秀的文化,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我们不应该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待这些文化,甚至带有偏见地指责这些文化,就像老子所说的“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一样,人不管善恶都是有用的,善人可教导不善之人,不善之人可以警醒善人,总之人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相同的道理,文化也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都是平等的。
    透过变化的文化现象看出一个真理——文化都是包容的。文化和文明都是时代的产物,一种文化或者文明不思进取,势必会被淘汰。就像道教文化一样,它也是经过长时间承前启后、相互融合才不断影响历史、影响社会的。正因为道教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根植于历史的土壤,才会影响至今。其他的文化也一样,若是某种文化抗拒其他文化,非要“一枝独秀,势必不能长久,何不顺其自然呢?
    2、以一颗包容的“不争之心”接受优秀文化
    以一颗包容的“不争之心”接受优秀文化,博采众长。在以一颗包容的“不争之心”看待世界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必须看透文化的本质,并结合实际情况和需要,去粗取精,博采众长。
    在发扬道教不争之德,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不自见故明”。本意是要正视自己,从多方面看一样东西,避免以偏概全。延伸至文化上来,即面对多样化的文化,不能抱有片面的偏见,而应该有一定的勇气和胆识,保持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敢于尝试,刮去不良文化,发扬优秀文化,丰富文化体系。
    在发扬道教不争之德,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不自是故彰”。也就是说,中国不能自以为是,以为自己的文化是最好的,非要和别国一争高下,应该跟据现实吸纳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不能只以本国的文化为中心,而罔顾别人的观点,别国的文化,否则就无法认同别国文化,更谈不上参考借鉴别的文化。
    在发扬道教不争之德,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不自伐故有功”。也就是说,绝对不能一直对本国、本宗教文化自吹自擂,这容易适得其反,甚至引起别国,其它宗教的对立,而是应该用一种“不争”的姿态和文化固有的魅力征服别国和其它宗教,把中国的文化传扬至世界,让世界感受中国文化的精髓,增加中国在世界的文化话语权。
    在发扬道教不争之德,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不自矜故长”,矜是傲慢,出现这种情况是百害而无一利的,道教全真道就是在王重阳祖师不争之德的胸襟中产生的,目前仍然保持着青春的活力。故而,我们需要文化上的自信,却不需要自傲,傲慢会阻碍个人的道德完善和进步,会阻碍文化的兼收并蓄,导致中国的文化被孤立,甚至被抛弃。
    总结
    总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意即,这就是不与人争的品德,这叫做善于用人的能力,这叫做符合天地古今的最高道理。结合现代文化的发展潮流,就是不要和别国文化正面相争,要善于运用别国的文化,不断丰富本国的文化,博采众长,去粗取精,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完善本国的文化,让文化更加生机勃勃。
    从人类历史长河和未来发展看,道教的和谐思想之所以可以闪烁着不灭的光辉,与天地人类共存,是因为它符合“道”谦下的“不争之德”,是一个真正的“善为士者”、“善战者”、“善用人者”,只要中国可以坚持发扬道教不争之德,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势必也可以像道教文化一样,日新月异,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
    [1]温茂兴,论道教文化对中医养生思想的影响[D],湖北中医学院,2005。
    [2]卿希泰,道教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现代价值[J],社会科学研究,2001,(02):67-74。
    [3]孙功进、肖龙航,《庄子》思想对道教的影响[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76-81。
    [4]刘永海,论道教对士人的影响——以元代道教史籍为中心[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15-2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