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道德经》中的“天门” 到底指人身体的哪个部位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在《道德经》第十章,圣人反问人们:天门开阖,能无雌乎?这里的“天门”到底是指人身体的哪个部位呢?
    我们首先了解下第十章部分原文的大概意思,先看原文,文章一开始,圣人连用六个反问,具体如下: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这里的六个反问,是圣人想通过反问引起人们的深思,深思自己能否做到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
    第一个反问,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圣人反问我们能否做到意根清净,能否装载那些胡思乱想的意识,使其不再运营飞舞,而是能够抱一平等、抱一无所分别的观念,能否使自己的心意识在行住坐卧的时候,在一天二十四小时中都不离抱一的境界呢?
    毕竟人们总是爱胡思乱想,很难做到时时刻刻没有杂念,总是不能抱一,对世间万物万法总爱分别个对和错、是和非、正和反、善和恶、美和丑、高和低、贵和贱、强和弱、亲和疏、生和灭等等,由于执著这些分别,对好的生爱染心担心会失去,对坏的生憎恶想亦会扰乱其心,于是意识不能清净抱一,产生了大量的烦恼。圣人这里进行反问,便是希望我们能够除去杂念,做到意根清净时刻不离抱一。
    第二个反问,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圣人反问我们能否做到鼻根清净,专一自己鼻子气息的呼吸,达到一种非常柔和的地步,能否如同没有任何杂念的婴儿那样轻声的平缓的微细的呼吸呢?
    毕竟气喘粗粗易,心使气易,产生怒气易,做到长时间的轻缓的微细的呼吸难。圣人这里进行反问,便是希望我们能够除去粗重的呼吸,做到鼻根清净如同婴儿。
    第三个反问,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圣人反问我们能否做到眼根清净,在洗涤和清除眼睛对外界事物产生的那种有垢无垢、有净无净的看法的时候,能否做到眼睛清净无有瑕疵呢?能否做到眼睛不再分别美和丑呢?
    毕竟眼睛见物见色之后,总是爱分别是美还是丑,是垢还是净,于是对美的净的产生爱染,对丑的垢的产生厌恶,对看到美的事物不能得到便会日思夜想,对看到丑的事物便会感到恶心,这样的话,由于眼根不净便会产生很多苦恼。圣人这里进行反问,便是希望我们能够除去眼睛对外界事物有所分别的观念,做到没有美和丑的看法,从而不去执著美和丑,于美不生爱染,于丑不生厌恶,做到眼根清净没有瑕疵。
    第四个反问,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圣人反问一国之主在爱民治国的时候能否做到耳根清净,能否让耳朵做到无执其所闻知的声音呢?能否对外界的声音做到心无所动呢?能否听到了侮辱自己的声音而不动怒不生害心呢?能否听到了赞美自己的声音而不欢喜不得意忘形呢?
    毕竟包括一国之主乃至所有的人,听到赞美自己的时候不生欢喜不得意忘形,听闻诋毁自己的时候不生憎恶不生愤怒,听到赞美他人的时候不生嫉妒不生轻视,听到贬损他人的时候不生蔑视不幸灾乐祸,做到不执著其所闻知的外界一切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之声是非常的难。圣人这里虽然只对一国之主进行反问,但是圣人是希望我们所有的人都能够除去耳朵对外界声音有所分别的想法,做到耳根清净无执所知。
    第六个反问,明白四达,能无为乎?圣人反问我们能否做到身根清净,一方面做到知法明义,另一方面坚持白法守仁,带者这些善法往东南西北四方行走去教化人们行善的时候,能否令身无为那些难得之货呢?能否做了好事而不求物质、金钱上的回报呢?
    这里的无为不是指什么事情都不做,而是指身不为那些难得之货,圣人是希望作为老师的善者能够明白四达,能够“执大象,天下往” ,教授人们善法的,而且在帮助他人之后不图物质上的回报。
    毕竟天下熙熙,为利来来往往者易;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者易;其身无为,任何时候都不去追求钱财非常的难做到。圣人这里进行反问,便是希望我们其身不要再去为财而死,不要让身系缚财货而成为财货的奴隶,要做到身根清净无为财货。
    再来看第五个反问,天门开阖,能无雌乎?从而回到文章的标题, “天门” 到底指人的身体的哪个部位?
    第一、二、三、四、六这五个反问,圣人分别反问我们能否做到意根、鼻根、眼根、耳根、身根这五根清净。六根之中,还缺一根,便是舌根。从而我们可以推断第五个反问,是圣人反问我们能否做到舌根清净。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可以联想到,与舌联系紧密的便是人的嘴巴。天门开阖便是说人的嘴巴在吃东西的时候一开一合。
    天门开阖,能无雌乎?这是圣人反问我们嘴巴在进食的时候,能否做到无有雌性(这里圣人借雌来指对美味有强烈欲望的人,是相对于大丈夫战胜欲望不贪五味而言)那种贪著美味佳肴的欲望呢?这里进行反问,便是希望我们做到舌根清净不贪五味。
    天门是圣人运用形象的比喻,把嘴巴比喻为天门。为什么圣人把嘴巴比喻为天门而不是地门呢?我们知道,人的身上有九个窍,头部上面有七个,下面大小便利之处是两个,其中能够像门一样开合的窍,下面的一个是肛门,上面的一个是嘴巴。圣人以上为天,以嘴为门,所以把嘴巴形象的比喻为“天门” ,天门便是指我们身体上面的嘴巴。
    (拾麦儿 提供,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道教之音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