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诗译 什么是道? 用怎样的形式来把它言表? 它就是人们常说的那些道理? 它也是千变万化的天地之妙! 什么是名? 用怎样的语言来把它说清? 它是高官厚禄、家国名姓? 还是彪炳史册、浩瀚丹青? 用无来说明天地开始的情形, 用有来表达万物产生的原因; 从无中来观察自然的奥妙, 在有里去体会事物的核心。 似乎名与道玄而又玄,无态无形; 原来无和有同宗同族、共姓异名; 它们是探索茫茫宇宙的途径, 它们是把握悠悠万物的总门。 ![]() 品读 开宗明义,老子将“道”赋予了哲学含义:凡可用语言说清楚的,就不是永远的“道”;凡可用语言讲明的,那也不是永远的“名”。无和有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而且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是大自然万事万物的源头和总门。 第二章 ![]()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矣 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矣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盈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 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 ![]() 诗译 美,之所以为美 是因为丑的存在 善,之所以为善 是由于恶的到来 人人都知道这个道理 无须解释,不必疑猜 有和无相互生成 难和易对应存在 长和短相伴而行 高和下难以分开 声与音此起彼伏 前和后终会到来 这是天地永恒的法则 这是事物不变的安排 圣明的人深知有与无的循环 用无为的眼光把世事看待 最好的教育不靠言语 万物生长岂由人来创始安排 有所作为,但不自恃才高 居功自傲,终会身败名埋 只有不把名利挂在心上的君子 才不会因为失去而耿耿于怀 ![]() 品读 美和丑,善与恶,有与无,难和易,长与短,高与下都是相对的,都是可互为转换的。“无为”是《老子》的精髓。“处无为之事”并非无所作为,而是说要顺应自然,以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行不言之教”也不是说不要言教,而是说身教比言教更有用。 来源:微信公众号“岳麓书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