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其它文化 >

浅浅白华:霜降每一候都是对生命往来的呼应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凤凰国学 黄耀红 参加讨论

    
    资料图
    站在南方的桂花树下,霜降还只是遥远的北国消息。
    在黄河流域先民的世代记忆里,寒霜起于昨夜今晨。每年今日,那里的山间草木会悄然染上浅浅的白华,如同他们的柴扉,屋顶,和门前的远山,旷野。
    
    资料图
    在我的老家,最重的霜华,被称作“白头霜”。很多白头霜降临的清晨,我看见父亲从对面的田间走过,那一径一夜白头的野草,总在他的裤管边匆匆零落。此时,老屋黑色的瓦楞上,也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清冷。母亲生出的炊烟,比往日多了一份凝重,在寂静的山间久久不曾散去。
    年少日子,谁又去领略以白头命名秋霜的深意呢?只是多年以后,当父亲已不在人间,我满头华发地回到故乡的草木前,才忽而明白,霜是白头之色,白头何尝又不是那一袭岁月的风霜?
    莫名就想起李白的句子: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人间草木,无一不是人间世态。我看见窗外的树木由青枝绿叶到黄叶满枝,在那株树木的眼里,我又何尝不是由青丝满头到鬓染霜雪?
    我不知道,世间还有怎样一个音节会像"霜"这样将天地人间、自然人生融为了一声生命的提醒?
    霜降,是秋天最后的乐章。天地的色彩、声响与气息里,涵蕴着生命的苦难与光明,亦融汇着时空的苍茫与沧桑。
    
    资料图
    是苦寒与等待,赋予了“霜”的格局与重量,让它在深秋的月夜,发出念念不忘的回响。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寒霜与秋风一样,总被中国古典文学染上挥之不去的生命叹惋与哀愁。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那漫天霜华,是张继所处的凄寒乱世,亦是诗人愁绪满天的无眠子夜。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那如霜鬓发,是苏东坡对发妻逝去十年间的朝思暮想,亦是他与王安石政见歧异、才志无处伸张的痛彻心扉。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那板桥上无人踩过的凛冽霜痕,是温庭筠早行商山的旷古寂寞,亦是他天涯孤旅的苍凉背影……
    无数染“霜”的文学意境里,自然时令、世道人心、个人境遇都在“霜”的回声里辽阔开放。
    在这个霜降的日子,且铺开一张纸,一笔一画地写下:霜。这些繁复的笔画,是不是化作了眼角细细的皱纹,头上萧瑟的白发?
    然而,霜降并不是文学,是大自然的节令。它与每个节气一样,都是生命的律动。在肃杀的深秋,它的降临是对菊花的礼赞,更是对无数秋叶的成全。
    深秋之美,不在花的绚丽,而在叶的斑斓。
    
    资料图
    不是吗?平日里,那些你不曾注意的树木,到了这个节令,它们的叶子就迎来了一生最辉煌的盛典。
    秋叶之美,一点都不逊色于春花。
    金黄的银杏,吐露全部的暖意;宽大枇杷叶,落在路上,枝头的新绿化作了褐色的深沉;至于枫叶,那热烈的情绪更是胜于二月的春花。
    是的,秋叶上的色彩变化,无一不出自上帝之手。浅红深红,明黄暗黄,哪一抹又是人间的画家可以调配的?
    霜华成就了“树树皆秋色”的美丽。然而,它的馈赠远非这些。即使是地里的萝卜白菜,霜降过后,自有那无与伦比的甘甜。
    天地不言,亦无悲喜,它只相信时间的轮回,与大地的孕育。
    在带着神意的大自然里,时间是一场仪式。一切存有敬畏的众生万物,都会以自己的方式来构建和谐的心灵秩序。
    霜降三候曰:豺乃祭兽,草木黄落,蜇虫咸俯。我发现,这里的每一候都是对生命有往有来的呼应。
    
    资料图
    豺乃祭兽,是说生于山林的豺狼,于捕杀小兽后并非立马撕咬吞食,而是将猎来的小兽摆成一排,如同祭祀,感恩与召告。或许,在先民眼里,即使是如此凶猛的兽类,亦非弱肉强食的野蛮者,它们亦有捕杀之道。
    山中兽类如此,水中兽类如此,空中禽类亦如此。雨水第一候,谓之“獭祭鱼”;处暑第一候,谓之“鹰乃祭鸟”。
    一个“祭”字,让万物相处的时间里,都有了庄严之象。
    雨水第二候是“草木萌动”,有萌动,就有生长;有生长,就有凋落。叶落,有回归大地的美丽,正像花开,有绽放芬芳的优雅。
    这就是生命的本质。
    立春第二候是“蜇虫始振”。有振翅,就有栖息;有歌吟,就有沉默。
    此刻,对于百虫来说,霜降是天地的号令。这是他们生命的一程:潜入地洞,垂下头来便是冬眠的开始。
    我想,倘若它们懂得人类的语言,它们此刻最适合的诗歌,或许是那个叫叶芝的爱尔兰诗人的轻轻吟唱: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炉火旁打盹……”
    不过,昆虫们此时并非老去,它们只是在经历一场漫长的等待,等待那一声惊蜇的消息。
    
    作者:黄耀红,教育学博士、教授,文化专栏作家。
    *本文为凤凰国学黄耀红专栏“草木时光”系列之霜降节气。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专栏推介】
    白露:天地肃杀 它们却把温暖留在人间
    解读处暑生命密码:老鹰祭鸟 天地肃杀且庄重(图)
    从前立秋:听梧桐落下第一片叶 晨钟暮鼓里有敬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