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钟 相信大家的童年都会有龟兔赛跑中的龟、兔这两个动物,乌龟凭着毅力跑赢了兔子,我们记住了做事情要持之以恒;也会有小马过河中的小马,由开始的不敢过河到自己去尝试,我们记住了做事情要勇敢;也会有各种小动物的故事,基本都有美好的结局和深刻的寓意,陪伴着我们长大。那在柳宗元的寓言中,麋鹿、驴、鼠为什么最后都死了呢? 临江之麋(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临江之麋” 有一个猎人,偶然间猎得了一只小鹿,就畜养了它。回到家里,家里的群狗以为是食物,摇着尾巴就过来了,猎人很愤怒,吓跑了狗。后来,猎人总是把鹿和狗放在一起嬉戏。慢慢地,小鹿长大了些,就忘记了自己是鹿,把狗当成了朋友。三年后的一天,小鹿自己出门看到路上有很多狗,走过去想和他们一起玩。外面的狗见到了之后很高兴又很愤怒,一起把它吃了。这只麋鹿到死也不明白为什么。 韩愈在《复忘赋》中说“自知者为明。”这只鹿借着主人的威风和狗混在一起,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不能够认清狗的真面目,被假象迷惑,以至于最后丧失犬口。正是它的既不自知,又不知彼,躲在保护伞下,不能看清形势,导致了最后的恶果。 “黔之驴” 黔地没有驴,有好事的人就带来一个放在了山下。一虎见到了,以为是神,于是就藏在树林里窥探。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虎大惊,非常害怕。后来虎渐渐地熟悉了驴的声音,渐渐地接近驴,开始冲撞冒犯它,驴非常愤怒,就踢了虎一下。虎心里想:“它的技能不过如此!”于是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离开了。 黔之驴(资料图 图源网络) 驴虽然看起来庞大,好像本领很强,实际上是徒有其表。如果驴一直深藏着它的本领,虎虽然害怕,最终也不敢出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因为没有见过驴,虎虽然害怕,但是没有被吓跑,一步步地试探驴,最终了解了驴的本领,不突兀,不急躁,稳步前进。驴正是因为没有真本领却张扬被虎吃掉,虎正是因为有考察稳重的精神获得一口肉食。 “永某氏之鼠” 有个永某氏非常喜欢老鼠,家里不养猫和狗,也禁止仆人打老鼠,老鼠都来他们家里。粮仓、厨房满是老鼠,家里没有一件完整的器具和衣服,吃的东西也大都是老鼠吃剩下的。白天成群的老鼠与人一起行走,晚上吵得人没法睡觉,但这个人一直不讨厌老鼠。几年之后,永某氏搬走了。有人来这里居住,老鼠还像以前那样。他借了几个猫,关门往老鼠洞里灌水,雇佣人捕捉老鼠,杀死的老鼠堆成了小山,扔在隐蔽的地方,臭味持续了几个月才消失。 “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老鼠以为吃得饱没有灾祸,受人庇护,就能一直享受了,不想有一天会被灭掉。依靠别人的权势去行坏事,终究会遭受毁灭。 物皆着我之情感(资料图 图源网络) 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情感 那么,为什么柳宗元笔下的动物都死得这么惨呢? 这与他所生活的时代以及其自身经历有很大关系。当时因为“永贞革新”触犯了宦官和贵族的利益,被迫停止,柳宗元因为是其核心人物发配到永州做司马,他经历了由盛到衰的过程,感受到了朝廷、社会的灰暗和自身命途的不公,他痛恨那些投机取巧、趋炎附势的奸佞小人,慨叹自己的壮志不能实现,所以他笔下的这些动物无不影射着那些小人,无不透露着他的愤怒和悲痛。 柳宗元以麋鹿讽刺那些宦官忘记自己的身份,任性妄为,而一旦失去保护,就会被别人“共杀食之”;以驴批判那些仗势欺人、无德无才的人,炫耀高调,实则腹内空空如也,最终会被真正有能力的人杀掉;以老鼠嘲讽那些在皇帝庇护在胡作非为、色厉内荏的人,“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必将被明主处决。 由盛到衰(资料图 图源网络) 清代的学者常安在《古文披金》中评论到:“糜不知彼,驴不知己,窃时肆暴,斯为鼠辈也。”柳宗元的寓言不仅对当世有极深的讽喻价值,对我们也是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麋鹿因为不知他人而丧命,驴因为不知自己而被食,鼠因为不知限度而被灭。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消息能够不胫而走,一局就可定胜负,我们更应该知己知彼,找好自己的位置,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