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这句话,主要是指《易经》的《需》卦和《晋》卦之象。《需》卦下乾上坎,天上有云水之象。《需》《乾》为“上”、为“善”;《需》《坎》为云,为“若水”,综合起来就是“上善若水” 天道布施于地上万物,以其上有云若水,且自然界只有水能上天入地,近乎天道无所不在、无所不为。《需》与《晋》二者旁通。《晋》卦《象辞》说:“明出地上,君子以自昭明德”。 上善若水的含义是,君子应当效法天上云水滋润万物,耐心地修身、进取、奉献,才是“昭示德行”的最佳途径。 《乾文言》曰:“贞固,足以干事。” 《坎》在天为《需》,耐心持久,足以干事;《离》《坎》旁通,《离》在地为《晋》,自昭明德足以干事;冬季阳始生,离火应乾成《同人》,众志成城,也足以干事。 《礼记·儒行篇》:哀公命席。孔子侍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 《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换而言之,为人以德,也是如此。 老子说“上善若水”,孔子说“仁者爱人”,毛泽东说“为人民服务”,三者的文化内涵其实是相同的。他们所要求的做人标准就是:不骄不躁地做事、踏踏实实地学文化,努力培养自己坦荡的胸襟和高尚的品德。 水通过滋润万物,实现了它伟大的价值,我们每个人都如同水一样,只有通过奉献和付出,才能完善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实现卓越的人文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