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包拯传可以看出,人们称他“包待制”,从他当开封府尹时就开始了。《元曲选》和《元曲选外编》收录了元朝人写的十一出包公戏,都称之为“包龙图”或“包待制”,这么称呼他对不对呢?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还得从宋朝的学士官说起。宋朝帝王有个很好的习惯,就是尽量完整地保留历史档案。怎么保存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设立专门机构,派专人整理这些材料。第一个这样的专门机构叫龙图阁,阁里收藏了太宗赵光义一朝的御书、御制文集、书画、珍宝,群臣赓和、奏章,宗正寺所进宗室属籍、世谱等等。 往龙图阁里派官始于真宗景德元年(1004),当时只设了“龙图阁待制”一职,由大学者杜镐、戚纶担任。几年后,戚纶调去修纂《册府元龟》,杜镐则升为“龙图阁直学士”。到了大中祥符三年(1010),杜镐再次升为“龙图阁学士”。其实这七八年里,杜镐的工作性质没有任何改变,只是名义上提了两个档次。这么一说就清楚了:在龙图阁里,学士是最高级职称,直学士次之,待制又次之。 《宋史·戚纶传》说戚纶:“(景德元年)拜龙图阁待制。时初建是职,与杜镐并命,人皆荣之。”“人皆荣之”这四个字很值得关注,说明官员被选入龙图阁工作,是人人都非常羡慕的。宋朝是个重视文臣学士的朝代,所以“龙图阁待制”一设立,不知馋坏了多少文人。真宗想的更深:你们不是都想要这头衔吗?朕就拿这东西吊着你们。于是到大中祥符末年,把龙图阁待制扩为四员,还增加了“直龙图阁”一职——当时学士正三品,直学士从三品,待制正四品,直龙图阁只有正七品。 李攸《宋朝事实》载,当时“龙图阁学士一员,龙图阁直学士七员,龙图阁待制三员,直龙图阁五员”。朝廷授予阁学士头衔,但无须到阁里上班,官员们可以带上这顶帽子去当知州,当转运使,当在朝的官。于是仁宗朝便出现了不少外任阁学士。 举例来看,《宋史·李柬之传》说:“拜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加龙图阁直学士。知荆南、河阳、澶州。”意思是李柬之戴着“天章阁待制”这顶光环到河北去当转运使。不久朝廷调他到荆南府(湖北江陵)当知府,于是升两级,给了个“龙图阁直学士”。不论是天章阁待制还是龙图阁直学士,李柬之都无须到阁中供职。 这里的“天章阁”是怎么回事?真宗本想再建一座天章阁收藏太祖一朝文献资料,谁想不久就病逝了。仁宗即位,干脆把天章阁改成了收藏真宗一朝文献资料的阁楼。天章阁的运行模式完全按照龙图阁:有在阁里上班的,也有只授头衔放外任的。最先设的仍是天章阁待制,天圣八年(1030)开始授职,初置两员,往后视“需求”而定,没定编了。庆历七年(1047),又置天章阁直学士,同日置天章阁学士,都没有定员。 现在再来说包大人:《包拯传》载,他最初被授予天章阁待制是在皇祐二年(1050)他五十二岁担任知谏院的时候。这个待制光环戴到皇祐四年(1052)出任河北都转运使为止,此后知瀛州、庐州、池州、江宁府、开封府,都是以“龙图阁直学士”赴任的。这就有问题了:既然包拯当开封府尹时已经是“龙图阁直学士”,汴京童稚妇女为什么还称他为“包待制”呢?其实这本是出于谐音:谁不听话,等(待)着老包来治(制)你!元杂剧称包拯为“包龙图”和“包待制”对还是不对,现在就比较清楚了:包拯的确当过“待制”,但那是知开封府之前的事,而且是“天章阁待制”而不是“龙图阁待制”,包拯从来就没当过“龙图阁待制”。 当开封知府的时候是“龙图阁直学士”,虽然“龙图”二字不能算错,但称他为“龙图阁待制”就错了,看来元朝人是把老包的“天章阁待制”和“龙图阁直学士”混在一起了。李之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