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争鸣 >

“点”击国民阅读:如何让阅读融入人们日常生活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河北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阅读是传承文明、更新知识、提高民族素质的基本途径。4月23日,我们又迎来了第十三个世界读书日,而我国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也已走过两个年头。在此种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改善国民阅读环境,让阅读切实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我觉得,注重以下几“点”很有必要,乃民所愿。
    图书价格降一点。社会上关于书价虚高的呼声由来已久,可许多图书出版部门总以种种理由予以搪塞。就拿一些畅销书来说,它们动辄印数在几万甚至几十万册,早已形成了规模效益,论理应具有很大的降价空间,但结果却是书价依然高高在上。虽然说与过去相比,咱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但即便如此,面对当今虚高书价,意欲坐拥书城畅意而读仍不啻为一件“高消费”的事。前段时间,笔者在书店里看到几套由光明日报出版社推出的“六角丛书”,不仅内容高雅、印制精美,而且定价比其他出版社所出版的同档次图书便宜了好多,难怪有相当多读者一摞一摞地蜂拥选购。这样的出版行为为百姓所热烈欢迎,这样的出版社也因其所坚守的文化品格与社会责任而更受尊重。 
    专家学者指导点。某种程度上讲,一个人阅读的过程是由漆黑的屋子摸索着走向光明的一个过程。若其阅读不得要领,无异于摸不见门楣、找不到钥匙,久而久之,既空耗精力,也易令其读书兴味尽失。引导读者亲近阅读必须增强其“阅读力”。阅读力是指国民的阅读能力,即看书学习、更新知识的自觉程度和实际能力。增强读者的阅读力既需要他们的自觉,也得依靠专家学者适时指点迷津。遗憾的是,现在多数专家学者要么埋首书斋做自己的精神孤旅,要么就是将自己专业领域内的研究成果推向市场,而很少有人能结合当前倡导全民阅读的活动,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告诉读者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阅读。他们若能抽出时间,面向读者尤其是农村的读者、农民工群体多进行一些面对面地指导,实乃雪中送炭、功德无量。 
    企业机关支持点。近些年来,为带动全民阅读,政府相关部门的确做了大量工作,然而,这些部门的人力、财力毕竟有限,仅凭其力量要想在短期内见效具有一定难度。机关企事业单位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凝聚了一大批拥有阅读潜质的读者,而且就其经济实力来讲,也可以帮助政府化解财政支出不足的矛盾。为此,那些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是不是可以依托企业文化建设,在单位内部积极倡导阅读之风,借以带动全社会逐渐形成崇尚读书的良好风气呢?是不是可以积极地多献一份爱心,为那些读书困难群体尽可能地创造一些便利条件?这是他们为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尽己之责,同时也是在展现着自身的内在魅力。 
    读书活动均衡点。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能够为促进国民阅读营造良好氛围,同时也使得读者更有条件去实现自己的某些阅读心愿。从各地近年来所开展的与读书有关的活动情况来看,呈现出的却是一种不均衡态势,往往是大城市的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而一些小地方则难闻其声、难觅其迹。即以图书展销会、新书订购会等会展活动的举办为例,它们似乎是专为大都市而设的盛宴,小地方的读者纵然望眼欲穿,也只能是空留艳羡,一声嗟叹。 
    在目前,促进国民阅读状况改善需要关注的“点”还有很多,只有我们大家都留意挖掘、改进这些“点”,我们的国民阅读条件与质量才会在一次次的“点”击后一点点地进步,从而推动我国软实力建设水平不断攀升。(周慧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