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媒体都要报道某考生夺得省高考状元的消息;影视剧和舞台剧中也经常上演状元及第、考取头名状元的故事。可见,状元一词仍然存在于当今的语汇之中。那么,状元是经过哪几级“考试”才能取得的呢? 在废除科举制以前,要考取状元必须经过乡试、会试和殿试。所谓“连中三元”,指的就是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取得第一名者。科举考试,对考生资格的限制是很严格的。儿童开蒙读书,读熟四书五经,学习八股文制艺,通过考试,成为县学的生员,习称秀才,经过岁试及格者,方可参加乡试。乡试的考试地点在省会,经考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在被录的举人中考试第一名者称为解元。点秋香的唐伯虎被称为唐解元,即是他在省级乡试中考取过第一名。只有中了举人,才算取得一种资格,方可参加全国性的会试。即使你未能在上一级会试中取得进士资格,你也进入了“人才库”,可以通过“拣选”、“大挑”、“截取”等途径当官了。乡试的目的是解送人才到京师参加会试,故称为解试,会试中考取第一名者称解元。 取得举人这一“职称”后,方可参加会试。会试的地点在京城。全国各地的举人赴京会试,旧小说和传统戏中称“大比之年各地举子进京赶考”。会试的目的在于向朝廷进贡人才参加殿试,故合格者称为贡士,贡士的第一名称为会元。每次“录取”名额通常是300名,各省名额以到京应试人数及省的大小、人口多寡而酌定。会试揭榜以后,得中贡士者须于下个月应殿试。 殿试,亦称廷试,由皇帝对会试录取的贡士在殿廷上亲自发策问。殿试考过之后,该成绩分为三甲,得中者称为进士。一甲录取3名,赐 “进士及第”,其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二甲的第一名称“传胪”,实即殿试成绩的第四名。三甲若干名均赐“同进士出身”。至于为什么第一名称为状元,是因入京师应礼部考试,须投“状书”,故第一名称为状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