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争鸣 >

星巴克的流水声刺痛了民族主义的耳朵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星岛环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北京一家媒体近期报道了《星巴克一天放掉百吨水》的新闻,称星巴克店内冲洗咖啡杯子和奶勺的洗漱池水龙头,十几个小时不关,一天下来全市50多个连锁店要放掉近百吨水。一时舆论哗然。有的网站针对此事发起了网络投票,结果显示,网民一边倒地对星巴克持批评态度。此后,社会上声讨星巴克浪费水资源的声浪骤然而起。 
    对于星巴克,我的心情只能用复杂来形容。因为与消费者认定的“时尚、品位、人性化服务”的口碑相比,星巴克如今在作为关键词出现在媒体上的时候,大多不会有什么好事。比如与故宫相连的时候,非议就来了,和环保相连的时候,声讨就来了。
    在星巴克之前,一个小小的水池,一股细细的流水线,恐怕难以引发如此广泛的争议。在网络调查中,有近80%的人认为,星巴克水龙头十几个小时不关,跨国公司在环保方面没有社会责任心,另有超过75%的人认为,星巴克一天流掉北京近百吨水,应该责令停业,或者予以重罚。批评者大多认为,“北京水资源本就不丰富,每天这么多水白流掉真可惜!”
    尽管后来人们得知,长流水是星巴克在全球通行的做法。星巴克更积极回应说,“我们会让水流尽可能小”;尽管人们也都知道,星巴克的长流水在餐饮业并非个案。一项来自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餐饮业中存在的浪费现象不可忽视。水、一次性餐具、剩余饭菜和电是餐饮业浪费最多的四大资源,有68.89%的餐饮企业承认浪费最严重的是水资源。如果全国的星级饭店都在餐饮服务上采取节水措施,每年可节水约2亿吨,足够180万个城市家庭使用整整一年。
    思量之下,星巴克的水,应该是交了水费的;星巴克开门营业,从执照到税收,也都合法。就是在吵吵嚷嚷的“流水”争议中,星巴克为顾客健康着想的考虑也得到了专家的认可。星巴克如果改姓“中”还会有如此高分贝的声讨吗?流水声从来没有如此刺耳过。只因为它来自星巴克。而且另外一个想不通的问题是,就在这种普遍的指责声里,另外一个调查却显示,几乎所有星巴克的消费者都认可星巴克的这种清洁方式。这种矛盾说明了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到底是两个不同的标准还是没有标准呢?
    不过这并不奇怪,当星巴克在一片声讨声中撤出了故宫,新的咖啡店在故宫开张,之前的喧嚣之声一下子就清静了。从人们的沉默里,我们早就领教过这种态度了。
    但是,当“流水门”再一次盯上了星巴克,人们好像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原谅星巴克。有人说环保,说社会责任,也有人讥讽星巴克借着此举打广告讨好顾客。不过,如果从反面设想,假如星巴克当真从此关上那个水龙头,餐饮行业里的其他呢,大概是不会有人效仿。公允地说,在一个行业常规里,惟独对星巴克如此苛求,实在有悖常理。
    作为一个企业,在不非法的前提下做顾客是满意的事无可非议。星巴克在中国是时尚,是品位,是广大小资们和时尚人士追逐的。对于人们关于“流水门”的争议,说是社会责任心也好,说是责难也罢,对于星巴克,更多的人不会真的抵制,从星巴克的生意兴隆就能知道,蜂拥而上的中国人喜欢被“细微”服务的。
    企业也不应承担额外的社会责任。在口水比流水多的星巴克水龙头事件里,我们更看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夸大弊端,并不能呈现一个民族的优点。
    其实,在“流水门”发生之前,至少有五成网民反对星巴克了。因为年初“故宫门”事件已经让不少人愤懑了。如果再往前追溯,恐怕在星巴克进入我们生活的那天开始,就有人不喜欢、不认同。只是“水龙头”和“故宫”给了他们一个能够拿到明面上的理由。有时候在评判上,事情本身尚居其次,倒是事件的相关人的身份在起着关键作用,一不留神,事情就变成了事件。而星巴克呢?我奉劝最好还是小心,再小心些,因为随时有人盯着你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