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其它 >

《论语》生态思想阐释 (4)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中国儒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四.俭用节欲的生态实践观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重要的生态品质。节俭首先是一种生活态度。《论语••八佾》:“礼,与其奢也,宁俭。”[2]88本来“礼”是儒家很看重的,但孔子认为与其奢侈浪费,不如俭朴一些好。“俭,吾从众。”[2]176既然大家都节俭,我们一起节俭吧!当然,孔子并非从众,而从众之俭也。这种节用观在当时生产力不发达情况下,对维持日常生活,减少民众疾苦,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节俭还是一种道德品质。《论语》的节用观是跟儒家“爱人”、“惠民”的伦理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2]57可见,敬事、诚信、节用、爱人都是同一个层次的道德范畴,是对统治者的道德行为规范。同时,孔子还把“君子惠而不费”即君子施恩惠却不浪费,作为“五美”之首,这既是施政之术,也是对每一个人的道德吁求。“以约失之者鲜矣”,[2]110因节约而犯错的人是很少的,故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2]161为了节俭,反对奢侈,哪怕别人说自己鄙陋亦无妨。 
    节俭更是一种价值品评。《论语》视节俭为一种美德加以倡导。《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2]65人太注重物质追求,必然难以兼顾精神的进取,而君子应当是精神的圣者。《论语••述而》记载,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2]150故虽蛮荒之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2]183孔子多次赞赏颜回的俭朴精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甚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2]133而对于不节俭的管仲,他也批评不误,“管仲俭乎?”[2]99所以,生态不仅仅是外在的环境问题,更是人的价值观世界观问题。 
    节俭与自然相遇就演变成一种关怀生命的生态情感。《论语••宪问》:“骥不称其力,称其德。”千里马好,不是因为有力气,而是说它有德性。马也有品德吗?一般人爱马,只把它当作能使用的工具,只是有利可图。孔子却认为马和人一样,有自己的德性,人对于动物不能只有使用,还有尊重爱护。这已不仅是“比德”,更是可贵的生态平等思想!不仅如此,《论语》中对动物还有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的观念。《论语••述而》:“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2]156即孔子捕鱼用钓竿而不是一网打尽,用带生丝的箭射鸟却不射杀巢宿的鸟。这些都是为了动物能够抚育生命,繁衍生息。看来孔子是非常有生命关怀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观念,不仅对人可持续,对动物也可持续。这是深层的生态意识,也是仁心的流露。 
    节俭在欲望追求上体现为一种生态欲望观。《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就是克制自己的欲求,并不是宋代理学家所宣扬的“灭人欲”。这表明,孔子看到了人欲的存在,但同时更强调对己的克制,避免了纵欲与禁欲的偏颇。 
    一方面,孔子承认人欲的存在与满足的合理性。“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2]104,那么,统治者就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民众的欲求,使人民过上富足的生活,“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2]226孔子还主张先富而后教,“既富矣”,再“教之”,他看到了基本欲求的满足是教化的基础。另一方面,孔子也强调,富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2]10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150,要做到“欲而不贪” [2]335,以礼节欲,约束欲望的无度膨胀。孔子一向鄙视贪恋淫欲,曾两次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2]185他在鲁任大司寇期间,对鲁定公沉湎酒色淫乐非常不满,屡谏无效,便辞职离去。另外,孔子还提出了“君子有三戒”:少时戒“色”、壮时戒“斗”、老时戒“得” [2]290。他抓住了不同年龄段的欲望特点,告诫人们应适度克制。否则,欲多则无刚,“枨也欲,焉得刚?”[2]119 
    总之,《论语》的物欲观既不是纵欲的,也不是禁欲的,而是节欲的。承认物欲合理的同时,更主张以礼义进行规范,把其限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这种节欲观,既符中庸之道,也合生态思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