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齐梦觉 虚无主义是两人的共同倾向。庄子的齐物论是一个宏大的理论,里面就包含了齐梦觉。 “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与汝皆梦也,予谓汝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 ———〈齐物论〉 庄子这里是以梦中梦的“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的状态,来说明,人的现实生活也有可能是梦。人在梦中可以肯定自己不是在做梦,而在现实中也同样肯定自己不是在做梦。猛中的肯定是错误的,现实中的肯定也有可能是错误的。 列子依然惯用他的相对论来论正梦觉同。他认为既然存在一个以觉为实,以梦为虚的世界,那么同样也可能存在一个以梦为实,以觉为虚的国家。“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觉,以梦中所为者实,觉之所见为佞。”————《周穆王》紧跟着列子又用了一个典型的梦例来论证梦觉同。(见《尹氏役夫梦的分析》)我们分析知道了:“他把如此多的相对关系集中在一起,必然会导制问题的复杂化,这样反而伤害了他的主题。”他也可能或多或少的感觉到了,用“尹氏役夫的梦”是证明不了梦觉同的。故而他采取了另外一种方法来齐梦觉。在“尹氏役夫梦”之后他讲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故事,里面有觉有梦,有假梦,有验梦,有论梦,有辩梦,还有着众多的人物。完全可以让正常人分不清梦觉。所以他在梦的最后得意洋洋的说道:“欲辩梦觉,唯黄帝与孔丘。今亡黄帝与孔丘,孰辩之载。”亏他能想出这样的方法。当然他这种齐梦觉的方法灵不灵,有兴趣的人可以自己去玩味。 两人对齐梦觉的都是下了功夫的。庄子以自己梦蝴蝶来现身说法,列子以系统化的手段来苦证。相比较而言,列子的齐梦觉理论建设雕琢的痕迹太重了,不如庄子的轻灵自然。让普通的人喜闻乐见。所以人们反而认为庄子是齐梦觉的主力军。当然如果要系统的分析齐梦觉则列子的理论则显得重要与精密一些。 小结 庄子与列子关于梦的论述还有很多可以做有意思的比较,比如说两人所选取的梦例是有区别的。庄子的梦例更真实自然一些。而列子的则全是抽象性和概括性强的梦例。还有两人在论述梦的时候都有意无意的提到了孔子。还有“神游”与“魂交”的区别等等都是可以深入探讨的。一篇小文是不可能穷尽两位大师对梦的理解与论述的。同过以上三方面的比较我们能对列子与庄子对梦的观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知道我们古人在梦的探索与认知方面是非常的用功和深刻。并不逊色于西方梦的理论。当然要全面了解中国古代的梦文化则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故而敢为如此浅薄之文,权做引玉之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