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诚信天下:管仲最早阐述“诚信”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艺术中国 佚名 参加讨论

    在中国古代,最早将“诚”与“信”连用的是春秋时代齐国著名的政治家、经济学家管仲。他明确提出:“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枢言》)。认为诚信是凝聚人心、使天下人团结一致的精神基础。齐国的诚信思想自管仲开始,晏婴、孙武、孙膑、孟子、荀子等齐文化先贤一以贯之,使诚信在齐国蔚为传统。齐国人不仅有较多关于诚信的论述,而且有很多诚信的实践,还有规范、引导人民恪守诚信的法律和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努力继承和弘扬齐文化的诚信传统,建设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许慎的《说文解字》说:“诚,信也。”又说:“信,诚也。” 二者的意思完全一样。在中国古代,最早将“诚”与“信”连用的是春秋时代齐国名相管仲。他提出:“中情信诚则名誉美矣”(《管子·形势解》); “贤者诚信以仁之”(《管子·势》);明确提出:“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枢言》)。认为诚信是凝聚人心、使天下人团结一致的精神基础。
    齐国的诚信思想自管仲开始,一以贯之,蔚为传统。贤相晏婴认为大臣“有信于诸侯”是忠诚于君主的“事君之道”;认为“诚信于朋友”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他还指出说话态度真诚,“与言信”,是君主获取臣下支持、拥护的重要条件。齐国兵家孙武,则把“信”作为选拔将帅的“五德”之一;孙膑则更深刻的认识到:“素信者昌”,“将者,不可以不信,不信则令不行,……故信者,兵之足也”,把将帅是否对部下诚实守信,看作是战争胜败的关键;曾来稷下学宫讲学的儒学大师孟子,认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离娄上》),不仅把诚信视作自然规律,而且还把诚信当作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 三为稷下学宫祭酒的另一儒家大师荀子更是创造性的发展了孟子“诚”的思想,将“诚信”这一道德概念的内涵扩展到政治领域。他说:“诚信生神,夸诞生惑”(《荀子·不苟》),“诚信如神,夸诞逐魂”(《荀子·致士》)。意思是说,执政者诚实守信,往往可以产生神奇的效果,整个社会也稳定祥和;而如果执政者自身喜欢弄虚作假,那么整个社会就会陷于一片混乱。应该说,齐国政治家、思想家这些关于诚信的精辟论述与深刻见解,在当今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仍值得努力学习、认真借鉴。
    齐国人不仅有较多关于诚信的论述,而且有很多诚信的实践。最典型的莫过于管仲劝齐桓公信守诺言,真诚对待邻国,进而创建春秋霸业... ...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