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草根庄子心得——庄子那些道理(6)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一元一 佚名 参加讨论

    什么叫有待?举个例子说,我高中有一位朋友,他在高中的时候立下一个志愿,他说我的人生就是要买一个某某牌子的汽车,然后要买一座洋房,然后洋房要有游泳池。然后他就开始读律师,考律师,活得非常辛苦,展开他接下来奋斗的三十年,他其实为的是什么?他为了汽车、洋房,当然有人的幸福就是在汽车洋房。其实人的很多奋斗是挂在某一个东西上面,这就是有所待。
    西方哲人说,幸福是什么,就是你所期望的与现实一致,或者说期望的少于你得到的。什么是痛苦,期望值与现实的落差,落差越大,痛苦越深。所以对外在事物的期望值过高,就是你有所待的意思。
    庄子还举了个“列子御风”的例子:列子对于世俗上名利从来不放在心上,这个境界已经很高了。但他喜欢出游,常常御风而行,就是像神仙一样腾云驾雾,并且一飞就是半个月才下来。
    御风而行很了不起,算是逍遥了吗?这不是本事挺大的了吗?庄子认为,列子要靠着风才能飞行,这还是有所待,不算是逍遥。这就像你虽然有钱有势,甚至买得起私人飞机,但是你的飞行,还得靠着飞机。甚至你的生活依靠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多了,你的欲望也变得越来越大,总有你满足不了,正如西方哲人叔本华所说,欲望就像钟摆一样,你得到了就空虚,你得不到就烦恼,心灵处于空虚和烦恼之间,这样怎么能算是逍遥呢?
    庄子认为,只有达到这种无所待的境界才能说是逍遥。所以,庄子的“逍遥”并不是通常以为的很自在、很快乐的意思。爱怎样就怎样就不叫做逍遥。其实庄子是一种让人最不自由的学问:你要是爱怎样就怎样,庄子会说,你这样做你的心就会乱,那样做你的心就会坏,生气也不行,难过也不行,连人家说你好你高兴也不行。因为逍遥就是免除于一切的等待,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逍遥是全世界最不自由的活动。但是,如果你把内心从外界中解脱出来,你的心灵不再受外界的波动,你就达到了逍遥的境界,这种逍遥才是全世界最自由的活动。庄子用“无己、无功、无名”这“三无”来描述逍遥,当然这“三无”是要用内心的标准来衡量,用外在的标准来看你可以非常成功、也很出名,但你内心要做到“无己、无功、无名”,这样才算是逍遥。庄子并不排除你在世俗上的功名,但你不要让外在的东西束缚了你的心灵,你要明白外在的东西并不会给你带来内心上的幸福。
    庄子逍遥游的第三层含义就是无用之用。
    讲完无所待,容易让人联想到儒家的“存天理、灭人欲”,或者佛家的“四大皆空”,似乎庄子好象是很消极的。这真是天大的误解。庄子怎么会是消极的?我只看见一个“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的庄子;我只看见一个“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的庄子。真正达到了庄子的逍遥境界的人生一定是行为积极、心灵富足的人生。
    但世人难以理解逍遥的境界,无怪乎庄子感慨地说:“瞎子怎么能领会文采的美观,聋子怎么能听到钟鼓的美声。达到了逍遥境界的人,他与万物合为一体,他的道德充满万物。人们希望他来治理天下,但他怎么会愿意劳力废神地把天下当回事。这样的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伤害到他,滔天洪水淹不了他,天下大旱得溶化了最坚硬地石头,也伤害不了他。学了他的一点点尘垢秕糠,就能够陶冶出尧舜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