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啬: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为啬,是以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治理民众、推行天道没有比收敛精神、积蓄元气更为重要的了。收敛精神、积蓄元气才能早做准备;早做准备才能不断加深德行修为。具备了深厚的德行修为才能所向无敌;所向无敌证实了实力高深莫测;这样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掌握政权;从根本上掌握政权才能保持政权的长治久安。这就叫做根扎得很深、元气积蓄得很厚实,能够长期生存、永久治理天下的根本原则。
    “治人事天莫若啬。”
    “啬”出自“稼穑”,本意是收获和储藏的意思。对于修行道德的人来说,收获和储藏的东西应该是“气”或者是“德”。积蓄元气和玄德才是一切事物的根本。
    “治人”和“事天”可以理解为治理民众和尊奉天地,这些都是统治者应该做的事情,这两件事做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统治者的统治地位的稳固与否,所以是最重要的事。即使是最重要的事,也比不上“啬”的重要。
    其实这里主要是在讲修行,对于修行者的“治人”和“事天”,“治”的“人”就是自己,“事”的“天”就是天道,也就是内修道德和外服天道。内修道德和外服天道也应该以“啬”——积蓄元气和玄德作为根本的。
    “夫为啬,是以早服。”
    “啬”,才能早做准备。“深挖洞,广积粮”,做的是战争的准备。元气是最根本的气,玄德是最深远的德。积蓄元气和玄德,做的就是修行道德的准备。
    《十善业道经》中说,修最基础的“十善”是成就人、天乃至种种圣果、正果的根本,把“十善”称为“十善大地”。大地的意思就是一切药草、卉木、丛林、城邑、聚落都依之而立。没有这个大地,这个基础,就没有以上的一切,“空中楼阁”是不切实际的。
    “早服谓之重积德。”
    早做准备其实就是积德。积德就是为“善”去“恶”,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意思。尽管积德是在“有”这个层次上的,是修道者相当初级的层次,但是积德积到深处,却可以积累下无尽的福德和智慧,成为修行者在今后往“无”的提升途中的宝贵资粮。
    “重”的意思就是要一切思想、语言、行动无条件地服从于积德这个大原则,以积德为重。和佛家所说的“勇猛精进”的意思差不多。
    积德是打根基的,根基打的不广不深,那么建立在上面的建筑就不会高大。这是显而易见的事。任何一门学问都强调基础,作为所有学问的源头的“道”更加要讲究根基。
    “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积蓄德行就是打根基,根基扎实了就可以向上修行。修行的道路是非常平坦的,只要以前期不被迷失的本心或后期自然发现的道心为指引,是不会有困惑的。所有需要努力克服的障碍,并不来自于修行本身,只是来自于根基的薄弱。越往上修,越会发现原来自己以为很厚实的根基其实非常薄弱。
    以汽车为比喻,德行就是汽油和照明,德行薄弱就是缺乏前进的动力或者方向。当在修行的途中发现了阻碍怎么办?不必求人,他人即使穿越阻碍,经验你能参考得也有限。因为他人阻碍的原因不见得和你一样,所以他穿越阻碍的具体方法不见得适用于你。所谓求人莫如求己,应该反过身来,在自身的德行上下功夫。德行工夫上去了,阻碍就不存在了,反之,任何仙佛神圣都帮不了你。
    只有“重积德”,才能“无不克”,你才可以穿越一个又一个阻碍。没有人可以知道你的极限。大道对于“重积德”的人来说,是康庄坦途。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国”是什么?可以理解为国家政权,对于修行者来说,这个“国”更大意义上是属于你自己的国度,勉强用辨证法的概念来说,那就是“自由王国”。
    在修行道德的道路上,智慧、力量以及你天赋中所有的一切都会有前所未有的提升,甚至会突破凡俗的层次、肉体的束缚而出现种种神通。你所能发现的世界将不再是所见的那个粗陋的世界,而是更完美、更清晰的世界,因为你能更接近世界的本来面目。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修行并不是通常人所想象的那样是个艰苦而枯燥的过程,修行提升的每一层境界就有每一层的享受和福报,但是修行的目的并非为了追求这些,一旦被那些享受和福报所迷惑,就会在那个境界停滞甚至倒退。
    停滞或者倒退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德行功夫的退步,基础不牢固,上层建筑就会崩塌。如果把境界看作“国”,那么“国”之“母”就是境界的根本。境界的根本是什么呢?就是修行者的德行。只有德行坚固,甚至念念增长,才能根本上保证长久甚至再度超越。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这个“啬”的道理已经全部讲完了,老子最后进行总结:这就是“深根固柢、长生久视”的道。
    “根”和“柢”都是基础的意思,“深根固柢”就是根基扎实的意思。“长生”是世人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境界;“久视”是修行道德的人所期望的境界。视就是观,就是看得清世界真相的境界。能一直保持看得清世界真相的境界,至少已经不是凡人的层次了。所以,本章所讲的“啬”,其实主要讲的是打好德行的根基,成就修行者的长久生命和境界不退的法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