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老子智慧:知者不言,言者不知(1)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智慧深澈的人实施超脱语言的教化,喜欢高谈阔论的人往往并没有多少真知。摒弃一切感知,停止向外追求,以求得内心的宁静清澈;挫磨掉锐气、锋芒和棱角,消除种种人为限制,突破重重心灵障碍,使心灵纯真质朴;收敛起光泽避免无谓争夺,混同尘世凡物:这就叫做玄妙的同化,微妙大统一的法门。所以没法亲近他,也没法疏远他;没法给他好处,也没法损害他;没法抬高他,也没法贬低他。所以他才真正成为天下最可贵的。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知”和“言”的关系是这样的:完全不“知”的人当然无法“言”;“言”说明至少“知”一点,正是因为只知道一点,所以才有“言”;但是“知”到了深处又是觉得无论怎么“言”都是不足形容“知”的,所以又会选择“不言”。
    苏东坡的一首词中有这样的文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老来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愁,对于少年人来说,既是可以了解的,又是不能透彻了解的,所以才会喋喋不休地说“愁”;对于中老年人,一生的遭遇已经识尽千般愁滋味,对“愁”反而是无话可说了,因为文字语言的沟通能力是极其有限的,对于过来人,谁都知道“愁”是怎样的,没必要说;对于没经历过的人,说了他也不会懂,所以不说也罢。
    愁只是一种人生的体验,尚且已经是不能说尽了,更何况作为宇宙最根本的规则——“道”了呢?所以老子开宗明义就说了:“道可道,非常道。”
    “道”靠说是说不尽的,“道”不是任何文字、语言可以表述清楚的。文字、语言都是“有”这个层次的产物,服务于“有”这个层次,不能超脱于“有”这个层次。文字、语言对于修道的作用只能是一种早期的指导而已,真正的“道”只有靠自己向内去实证、修行才能明白。
    任何一种“言”都是一种间接的经验。“道”越是到了高的层次,越是接近了宇宙根本实象的时候,文字语言的力量就越发显得苍白。为什么?因为文字语言是服务于大众的,是普及的,是社会普遍意识的集中反映,所以文字语言只能是“下里巴人”,而不可能是“高山流水”。一种来自于“道”的明悟、体验、思想如果一定要把它变成文字语言的形式,那么已经打了折扣了,已经是变形了的东西;再加上听众随着各自资质、背景等的不同,又会对这个文字语言产生出更大的偏移。所以“道”是无法演说的。可以演说的都是低层次的东西,离“道”比较远而更接近于这个“有”的世界的东西。
    越靠近“有”的层次,就越容易说,既容易表达,也容易被理解,但是那不是真正的“道”,至多只是一些方便法门而已,所以“言者不知”;越靠近“无”的层次,就越不容易说,既不容易表达,也不容易被一般所理解,但那才接近于“道”。“释迦拈花,迦叶微笑”——这就是“不言”的境界,是以心传心的境界,只有心心相印境界的表达,才是不会被歪曲的。所以,“知者不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