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论朱熹的诠释思想(4)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中山大学哲学系 佚名 参加讨论
2、圣贤的原意
    本文实际上可以作出多种解释,且各种解释也都有文字学的根据。朱熹就曾指责有些人以道家和佛家的观点来解释儒家经典,乃是以其"之似以乱孔孟之实"。这些人,其实"本要自说他一样道理,又恐不见信于人,偶然窥见圣人说处与己意合,便从头如此解将去" ,并"直以己意强置其中","只借圣人言语起头,自演一片道理"。这与其说是在解经,还不如说是在"说杀"经典。 即便是按照儒家的思想解释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作者那里,其含义仍是有差别的:"如元亨利贞,文王重卦只是大亨利于守正而已。到了夫子却自解分作四德。看文王重卦,当看文王意思。到孔子文言,当看孔子意思。" 以此观之,理解本文的意义只能被视为理解作者的原意基础,一种对本文意义的解释是否就是作者的原意,还须考查作者的思想之整体,他的所言所行。
    在朱熹看来,儒家经典的作者之原意是不难理解的。因为"圣人立言,本自平易。而平易之中其旨无穷。"只因许多解说者巧言穿凿,将圣人之言解释的玄而又玄,高深莫测,支离蔓衍,才变得难懂。只要人们"从浅近平易处理会,应用切身处体察,渐次接续",便能领会其无穷之意趣。 用现代语言表达,也就是在自己日常生活中去理解圣人的原意。但这里的"应用切身处体察"与现代西方诠释学(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所主张的"心理移情"是不同的。朱熹明确反对用"心理移情"的心理学方法来理解作者愿意,在他看来,"生乎千百载之下,欲逆推乎千百载之上圣人之心"是不可能的,"况自家之心又未如得圣人,如何得知圣人肚里事。某所以都不敢信诸家解。除非得孔子还魂亲说出,不知如何?" "应用切身处体察"所得到的理解乃是读者根据自己的体验、并以本文为媒介而对作者原意的理解。
    人们的"日常生活"只是理解圣人之言的原意之基础,对于读者来说,要想理解圣人原意 (也包括理解本文) 还必须遵守一个规则,即排除一切"先入之见"。在朱熹看来,"先入之见"乃是理解的障碍:"某如今看来,唯是聪明人难读书,难理会道理。盖缘他先自有许多一副当,圣人意思自是难入。" 排除了先入之见,读者或解释者就会具有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此乃正确理解的前提。所谓"客观的"态度,是指:"读书且要虚心平气,随他文义体当,不可先立己意,作势硬说,只成杜撰,不见圣贤本意也。" 若不能排除"己意",一味以自己的道理见识来理解圣贤之言,甚或与之争衡,"其为害反甚于向者之未知寻求道理?quot; 读者应当暂时做一个不知不会的人,虚心依傍文义,推寻句脉,"如与古人对面说话,彼此对答,无一言一字不肯相可" ,才能做到"客观的"理解隐含于本文的圣人之原意。所谓"公正的"态度,乃是指排除读者个人的好恶,如朱熹所说,"先儒旧说,莫问他是何人所说,所尊所卑,所憎所恶,一切莫问,而唯本文本意是求,则圣贤之指得矣。若于此处先有私主,便为所蔽,而不得其正。"
    概而言之,在朱熹看来,读者若能无偏见的阅读本文,顺着本文的脉络反思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便能从平易中理解圣人的高远之意。
    3、读者所悟之义
    本文意义和作者原意是属于本文和作者的,对于读者来说,它们可归结于意义的客观性层面;而读者经由此而领悟到的意义,则属于读者的,可归结为读者的主观性层面,是读者在本文意义以及作者原意基础上,通过观照自己体验,而作出的进一步的运用与发挥。所以在朱熹看来,阅读和理解经典只是达到读者自我领悟和修养的手段?quot;借经以通乎理耳。理得则无俟乎经。"
    朱熹认为,"大抵圣贤之言,多是略发个萌芽,更在后人推究,演而伸,触而长,然须得圣贤本意。不得其意,则从那处推得出来。" 圣贤所说,盖是对其眼前所发生之事有感而发,而并非直接就是"天理" ,就此而言,经典所述乃是个别事件的描述,代表了一种个别性,因此?quot;解释圣人之言,要义理相接去" ,悟出其中所蕴含之"义理",从个别性的事件中提炼出一般性的"理";而圣人身边所发生之事与读者所经历的事又是不同的,因而读者在反观自己的日常生活理解"义理"时总会融入一些新的因素,因此,所谓"义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定则,圣贤之所以能成为圣贤,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们能把握经义大旨而根据当前的境况作适当的"变通",既不同于前代圣贤,又不与之相悖,此所谓自古"无不通变的圣贤"。 这里的"通变",是"义理"在新的境况下的运用,并在运用中实现"义理"。所以朱熹认为,历代圣贤之言,只是"略发个萌芽",给出的只是"大法正当的道理" ,一种精神要义,后世读者应当循着这一精神所开启的方向继续探索,充实和发展义理。在此意义上,读者所领悟之新的意义乃是作者原意与作品意义的延伸。
    将圣人之言视为"萌芽"的另一层含义是,圣人所言的意思只是个人领悟的出发点,领悟之所得被成为"意味"。在朱熹看来,"大抵文义,先儒尽之。古今人情不相远,文字言语只是如此。但有所得之人,看得这意味不同耳。" 所得之意味是一种切身的体验,它不仅是对圣人之言的反思,更重要的是按照圣人之言勉力而行之,"见善必为,闻恶必去,不使有顷刻悠悠意态。" 惟有通过个人的践履,将圣人之言"反之于身",从个人的体验中反复体会,方知圣人之言真切无虚。如果读书只是为了"闻道",而不バ扌校氖て渲剩愿∮谛校挥谢鄣墓Ψ蛴胫嘀ぃ筒荒芩凳抢斫饬耸ト酥缘谋局迹芈勰侵稚羁痰母鋈怂蛑?quot;意味"了。朱熹以这样的一句话概括了他的阅读之原则:"读书之法,要当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