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先秦名辨思潮的创始人邓析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中国哲学 佚名 参加讨论
一、生平
    邓析(前545年~前501年),郑国大夫,历史上称之为名家,也是法家创始人之一。河南新郑人。青少年时代,深受子产的影响;成年后创办私学,教徒学习名辨(逻辑学),懂得“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学者甚众。
    二、流派
    邓析被誉为先秦名辨思潮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则属于法家一派。
    法家--春秋时期,诸侯势力渐盛,建立在氏族血缘基础上的贵族宗法制度开始瓦解,维护宗法社会等级秩序的礼乐也逐渐失去其统摄力量。周王室虽是名义上天下君王,但诸侯各自为政,欲成为当代霸主,于是富国强兵,就成为春秋战国学术的主旋律。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颇具影响的一个学派,如果说儒、墨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思想学术的"显学",那么,法家当时则是在政治上独步天下。现代的学者描述传统政治的特点,有几种说法:儒表法里,儒法互补,儒道互补。这可见法家对历代王朝的巨大影响。《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谈将其列为六派之一,《汉书.艺文志》中刘歆将其列为九流之一。法家代表人物--法家人物有管仲、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韩非等人。主要代表有两人,一位是李斯(?--公元前208年),战国时楚人,拜荀子为师;另一位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前233年),战国时韩国人,也师从荀子,口吃。法家的文献流传至今的主要有《管子》(作者不只一人,系战国至汉代间人托管仲之名而编撰)八十六篇,今存七十六篇。《商君书》(为商鞅及其后学者的著述合编)二十九篇,今存二十四篇。为韩非所著(或有少部分他人的著作混入);《韩非子》(为韩非所著,或有少部分他人的著作混入)五十五篇,今俱存。 
    二、主要思想
    邓析的思想从形式到内容都别具特色。
    一、对“先王之礼”的否定和批判  
    邓析和子产都属于当时的革新派,但他们的思想主张并不完全一致。建立和维护新的封建制度是二人的共同性;其显著区别则在于对待周礼的态度。邓析不仅批判和否定传统的周礼,而且对子产的改良也进行抵制和批判。子产以符合礼义作为自己行动的依据,同时还打着先王的旗号进行。邓析的“不法先王,不是礼义”却明确宣告先王及其礼义并非不能改变的圣物,先王的所作所为、礼义的宗法原则也都不是千古不变的教条。“不法先王,不是礼义”中的“法”即效法;“是”即肯定,“不是”即不承认、反对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先王”的所作所为,并不可能为万世所效法。礼义也不见得正确,没有必要非遵循不可。“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是邓析主张改革,反对周礼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主旨。
    二、辨析法律概念,私自制定“竹刑”
    邓析不满子产对周礼的改良,因此对于子产的刑书也持否定的态度,他自己又私自编定了一部更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的刑法。因为写在竹简上,所以称为“竹刑”。另外,邓析还是当时著名的辩士和讼师。
    三、著作
    邓析的著作早已失传,了解邓析,主要依据《左传》、《吕氏春秋》及《荀子》等书中的片断记载。
    现在我们所看见的《邓析子》是后人伪造的,其伪造之迹是很显然的。伪造的人收集了一些战国时期名家的一些词汇,塞到他所伪造的书中,企图以此证明其不伪。可是他对于这些词汇完全不了解,对于这些词汇的解释,完全不是名家的意思。他本来企图用以掩盖他的伪造之迹者,反而暴露了他的伪造之迹,可谓弄巧成拙。
    四、哲学和社会影响
    邓析的哲学逻辑思想十分丰富,被举为先秦名辩思潮的创始人。他将这种察名、正名以及辨析概念和名实关系的思维方法用于法律,从而使他的法律思想从形式到内容都别具特色。在春秋时期天与人、礼与法的思想对抗中,邓析不谈天命,抵制旧礼,反对改良,制定竹刑,表现出实行法治的明显倾向,因此可以称为战国法家学派的先驱人物。
    邓析很重视法律,对法律也很有研究。由于他不满子产对周礼的改良,因此对于子产刑书也持否定的态度,于是私自编定了一部更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的刑法。因为写在竹简上,所以称为"竹刑"。邓析的"竹刑"实施之后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即使在当时也受到人们的称赞。
    成文法的实施和诉讼的广泛,必然促使人们研究法律的具体规定和运用,因而出现了一批"辩士"和讼师,邓析就是其中的主要代表。他除编制竹刑之外,还聚众讲学,招收门生,直接讲解、传授法律方面的知识和诉讼的方法,同时帮助人们打官司,出主意。邓析的这些活动,类似于现代社会中律师的事务,这在中国法制史上也是首创。他的循名责实的方法为后来的法家所继承,成为"法治"学说的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