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全球视野下的哲学比较。著者学养深厚,见识广博,对任一哲学问题之论述,皆善于将中西印三大哲学观加以比较,继而再就每一哲学内部加以区分比较。全书篇目结构布局即充分显出比较的特点,比较论述的基本顺序为西、印、中。对于内容较多部分,则再就哲学史发展演变的先后加以论述。在比较的同时又注重综合贯通。作者对此写作方法有明确自觉,认为本书综合了三种哲学概论的写作特点:重问题分析的英国写法,重答案排列的美国写法和重系统建构的德国写法。 二是力求中国哲学本位而不废吸收西哲之优长。唐先生写作该书的主要目的就是试图以中国哲学为主,西方、印度为辅,站在中国哲学的立场对“哲学”加以新的论述。唐先生颇为遗憾该书仍以西方材料为多,“而所取之中国哲学之材料,仍远逊于所取于西哲者之多,尤使愚愧对先哲。唯此中亦有一不得已之理由,即西哲之所言,慧解虽不必及中国先哲所言者之高,然理路实较为清晰,易引人入于哲学之门。”他承认,尽管就智慧、境界论,西哲不如中哲高明,但在论述的清晰、明朗、逻辑条理上,则中国哲学必须吸取西方哲学的长处,这也体现出唐先生并非狭隘的中国本位者。 唐先生在谈到如何体证中国哲学的高明境界时,特别提到对西方、印度哲学的学习了解是获得中国哲学智慧的途径之一。这是唐先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国哲学的一个创见,肯定西方哲学对于中国哲学不仅具有理论的阐明意义,而且在实修实证上也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他提倡在充分吸收了解西、印哲学的基础上,再展开修养、实证工夫的立场,亦符合先儒先知后行、知行合一的精神。“然吾人若能将本书所陈之各派形上学之问题,一一经过,再将西方哲学中上帝之理论,及唯心论之理论,与印度佛教中之转识所成之智心之理论,加以彻底了解,融会贯通,亦不难由推理而加以了解,然后再用修养工夫,加以实证。”⑤唐君毅:《哲学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699、135页。 4.“以儒家思想为归宗”。唐先生的思想具有浓郁的中国价值文化本位特色。该书对价值问题的讨论虽为全书分量最少一部,但却是全书压轴和命脉所在。全书并非专言价值,但在哲学总论、知识论、形而上学等部分,皆隐含着归宗儒家价值的倾向,至价值部则彻底彰显之、阐明之。自序言,“然贯于此部之一精神,及每讨论一问题,最后所归向之结论,则为中国通天地、和阴阳以立人道、树人极之儒家思想。此以儒家思想为归宗之趋向,在本书之第一二部已隐涵,第三部乃显出。于本部则彰著。”③唐先生在行文中亦特别提醒读者注意本书重价值的特色,他认为这是该书异于同类著作的另一显著点所在,如指出“哲学总论”中“论哲学之价值一章,最后归于哲学之表现价值,赖于为哲学者之道德修养。此皆他书所未及,而遥契于中西大哲之用心者。”④ 以“哲学总论”为例,唐先生对于哲学的定义,强调知行贯通。对哲学方法的认识,亦突出中国哲学的直觉法和超越的反省法与贯通关联法。而哲学方法的总目标则是:“成就我们对于各种知识、存在与价值之关联贯通之认识或自觉。”⑤欲实现此认识自觉,则有赖于哲学心灵的“超越性与亲和性。”唐先生认为,最高的哲学价值不在于理论思辨的精密、丰富,而在于哲人自身的哲学实践活动,是否能培育出一颗超越古今人我的无限量的道德心,这是决定哲学活动能否表现最高价值的根源所在,它完全依靠于个人的道德修养努力,哲学最高价值不是一个现有的存在,而是一个需要不断证成的存在,应以身体道,以人弘道。如此,道才可能真实地存在。这种归本于东方强调修行实践、人、道为一的体验修证的哲学立场,不同于西方外在化、客观化研究对象的分析论说式立场。他说: 吾人真欲使吾人之哲学活动,表现最高之哲学价值。则吾人须有一超越吾个人之哲学活动,而通于天下万世之古人与来者之哲学活动,与其他人生文化活动之心量。而此在根本上,仍是一道德的心量。人唯力求有此道德的心量,乃能使其哲学活动,表现最高价值。则哲学之最高价值,乃由吾人之努力加以实现,而后真实存在,而非可只视之为一已成存在。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唐君毅:《哲学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56、156、5、482、483、488、490、532、685、687页。 由此,唐先生自然地得出一个关于哲学价值意义的结论,“哲学之根本意义,在贯通关联不同之学问。此使不同之学问,贯通关联,以印合于心灵之整个性,以形成统一和谐之人生,亦即哲学之主要价值之所在”。②他以“通一”精神的追求、心灵完整性的实现,统一和谐人生的构建作为哲学主要价值,显然是中国哲学“殊途同归”“道通为一”“致中和”“保合太和”精神理想的再现。 5.“和阴阳以立人道”。该书尤为倾心于“和阴阳以立人道”的儒家思想,视此为前所未论的创见所在,足以消除西方思想之弊病。“本书中论阴阳之义,散见各篇,而引绎之以解决西方之若干哲学问题。乃他书所无,亦愚昔所未论。”③ 该书“形而上学”部特设两章论述阴阳思想。唐先生指出,“儒家之形上学,主要在其天人合德之理论。”儒家形上学根本在于天人合德,通过心性道德诸概念的阐发,突出生生之仁的价值根源义、中和太和的价值流行义、至诚无息的价值实现义。儒家天道论特色是“直对当前之天地万物,而言其生生与变易。此根本态度为即物的,亦重有的。”④儒家天道论与他家界限所在是,“物之所以为物,唯在其性其德,离此性此德,则亦无物。故物亦非现象之后之实体,如常识之所执。”⑤表现为创生变易性,这种物性在阴阳相继中呈现,在此大化流行生化往复的过程中,善的价值亦随之流行不息。此实为朱子所言阴阳流行义,唐先生称为“纵的阴阳”。而阴阳定位对待的,他称为“横的阴阳”,即“并在之两物,相对相感时之阴阳关系。”透过此相继相感,可知万物皆处于此定位相待、互相感应之历程中。唐先生进而讨论了五行生克说,中国阴阳五行论虽是对现象生灭的解释,然“并非重在观前后现象之互异,而重在观物之能由化去其所呈之形象。以生出新形象之作用功能,或生之性之德。”⑥相对于无与灭,中国哲学更加重视生与有,重生的价值观。如从纵的观点看,则“以五行表一事物之生化历程之全程之义。”事物之生长,有内外两种限定,内在限定表现为“性却并非一时全部实现,而只能依序而现,方成一历程。”⑦唐先生进而指出,西方哲学史上的一元二元之争,源于对事物对偶性关系的认识。但中国思想的阴阳说,从相反相成的角度对此对偶性有根本性的说明,完全可以消除西方的二元对立论。“中国思想中,则对一切事物之对偶性,已有一原则性的说明,足以消解西方哲学中之一元二元之争,此即中国思想中之阴阳相对,似相反而实相成之理论。”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