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人感动的是周恩来给杨立三抬棺送葬的事。长征过草地时,周恩来因重病不得不坐担架,当时任兵站部部长兼政委的杨立三自告奋勇给周恩来抬担架。在饥寒交加、随时有可能陷入沼泽的情况下,杨立三深一脚、浅一脚,磨破了双肩,把周恩来抬出了草地,而自己却累倒了。19年后杨立三去世,身任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不仅参加了他的追悼会,而且坚持要给杨立三抬棺送葬。他深情地对参加追悼会的同志说:“在长征途中,我病了他可以抬我,为什么他临终,不能让我抬他呢?”有恩必报,平等相待,它体现了周恩来对同志的至情至义。 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周恩来之所以成为矗立在 中国 人民心中的道德丰碑,主要是因为他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以及“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自我牺牲精神。马来西亚华人领袖庄汉良先生把周恩来比喻为蜀汉时期的诸葛亮,“他由学生的时代,就已献身于国家,为人民做事,担任了二十六年的国务总理,公而忘私,日理万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比于西蜀丞相诸葛武侯”〔16〕。 从青少年时代起,周恩来就乐于助人,热心公益事业。在南开学校读书时,他经常抽出课余时间帮助那些成绩差的同学补课。他认为人生在世,不能像草木禽兽那样只靠自己生活,必须依靠公众的扶持和大家的参与,因而“服役之事,乃为人类所不可免”〔17〕。在毕业时,《同学录》这样评价他:“凡朋友及公益事,无不尽力。”周恩来青少年时期的乐于助人、热心公益事业,为他以后形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奠定了基础。 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周恩来的公仆意识更加自觉。他认为共产党员对人民应该像“孺子牛”:要“诚诚恳恳、老老实实为人民服务”。现在“人民的世纪到了,所以应该象条牛一样努力奋斗,团结一致,为人民服务而死”〔18〕。周恩来一生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关心群众疾苦。特别是在担任总理之后,更是时刻心系人民群众。1966年3月8日,河北邢台发生强烈地震。第二天,周恩来冒着余震的危险到灾区慰问灾民。他穿过一堆堆残垣断壁,挨家挨户地查看,逢人便问:煮米有没有锅?烧柴有没有灶?吃饭有没有碗?他到临时 医院 看望伤病员,和他们亲切握手,询问伤情。灾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说难以报答总理的恩情,周恩来回答说:“为人民服务是应该的。” 周恩来一生艰苦奋斗,廉洁自律。在三年困难时期,周恩来带头不吃鱼、肉、蛋,每月的粮食定量规定为25斤,而且三分之一是粗粮。即使是招待客人,也是普通的四菜一汤。在穿着方面,周恩来注意干净整洁,但从不穿名贵衣料。由于国务和外交活动的需要,在公开场合他一般穿庄重的制服,但在家休息则穿普通的旧衣裤,有的还打了补丁。周恩来为政清廉,两袖清风,一尘不染。 周恩来没有子女,但对亲属要求非常严格,制定了“十条家规”,主要内容是:不准丢下工作专程去看望他;来人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到食堂排队买饭菜;不许请客送礼和动用公家的汽车;在任何场合下,都不要说出与周恩来的关系;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谁违反了这些家规,都要受到周恩来的批评。对自己和亲属严格要求,近乎苛刻,而对祖国和人民却无限忠诚。为了祖国的繁荣、人民的幸福,周恩来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表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建国以后,周恩来担任国务院总理。总理是全国人民的总管家,各种行政性、事务性的工作十分繁重。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中,他是最忙的人,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2至16小时之间。 由于过度劳累和操心,周恩来终于积劳成疾,除了心脏病外,他还患有膀胱癌和结肠癌。虽然重病缠身,周恩来仍不能休息。根据他的工作日历统计,从1974年1月1日到1974年6月1日的五个月中,除了到医院检查病情外,他总共抱病工作了139天。其中,工作不足14小时的只有9天,工作在14至18小时的有74天,工作在18至24小时的有44天。这是一个正常人都难以承担的工作负荷。他为党和人民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他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做人民的孺子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周恩来生前没有子女,也没有给自己留下任何私人财产。然而,他在中国人民心中矗立了一座巍峨的道德丰碑,他的人生精神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永放光芒! 作者:程林辉 〔 参考 文献 〕 〔1〕〔4〕〔8〕〔9〕〔10〕〔11〕〔14〕〔15〕〔17〕周恩来早期文集: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297,300,331,328,367,331-332,307,398,47. 〔2〕〔3〕周恩来同李勃曼谈个人经历〔J〕.瞭望,1984,(2). 〔5〕周恩来书信选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46. 〔6〕〔12〕〔13〕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27,60,125-126. 〔7〕石仲泉,陈登才.周恩来的故事〔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372. 〔16〕举世悼念周恩来总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13. 〔18〕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4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