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否定形而上学,延展形而上学?(1)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中国文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是与时》(SEin und Zeit)是可以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以及黑格尔的《逻辑学》相比肩的一部严格意义的哲学著作。只有将之置于西方“形而上学”(Metaphysik)发展史的整个背景中,置于作为对形而上学核心内容的“是态学”(Ontologie)的探索中,该著作才不至于被降格为一部“人生哲学”作品;它所进行的探索,才不至于如作者所担心的那样,成为“哲学人类学”、“哲学心理学”等意义上的探索。本文试图从上面这一角度出发,对《是与时》的基本思路进行一种理解。 
    一 
    传统形而上学(第一哲学)的核心理论是“是态学”(die Ontologie)。柏拉图说,在人的灵魂中有着哲学的因素。这种哲学的因素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试图用“一”来统摄“多”,即对统一性甚至最高统一性的某种追求。在希腊哲学那儿,它经历了从“宇宙学”(die Kosmologie)到“是态学”(die Ontologie)的转变。前者所思考的,乃是纷纭复杂的现象背后是否有着某种统一的东西,其基本的发问方式可以规定为“它是由什么构成的?”或“它是从哪儿来的?”,它追问万物产生于它又复归于它的某种或某些“基质”、“本原”或“元素”。而后者打量世界的基本发问方式是“它是什么?”以及与之相关的“它是怎样?”,它的核心是追问万物的“所是”或“本质”。后者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即“第一哲学”所要思考的东西。 
    “它是什么?”(Was ist das?)这一打量世界的基本发问方式不仅催生了逻辑学和科学,更是导致了形而上学的产生。柏拉图的理念论以及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学说,都可以视为对这一问题的某种回应,都是对现象的某种拯救()。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中明确将“第一哲学”()①的研究对象规定为“是者作为是者”或“作为是者的是者”(),它也是“第一哲学家”(,《论灵魂》,403b.16.)所要加以探究的东西。他在该书的第四卷(Γ卷)、第六卷(Ε卷)和第十一卷(Κ卷)中反复指出,第一哲学的对象乃“是者作为是者”(),它研究“是者作为是者”(,)。例如: 
    “有一门科学,它研究是者作为是者以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及那些就其自身就属于它的东西。它不同于任何的特殊科学,因为其他那些科学中的任何一门都不普遍地思考是者作为是者,而是切取它的某个部分并研究该部分的属性。”《形而上学》,1003a.21. 
    “因此,显然有一门科学研究是者作为是者以及那些位于是者作为是者之中的东西;这同一门科学不仅研究各种所是而且研究那些属于所是的东西,既研究前面所述的那些东西,也研究在先和在后、属和种、整体和部分以及其他类似的东西。”《形而上学》,1005a.13. 
    “哲学家的科学普遍地探究是者作为是者,而不是探究它的部分;而‘是者’在多重方式上而不是在一重方式上被言说。”《形而上学》,1060b.31. 
    这种学说在古代被称为“关于是者的理论”()这一表达后来在拉丁语中被概念化为ontologia。现在一般认为ontologia一词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雅各布·洛哈德(Jacobus Lorhardus, 15611609)在《八艺》(Ogdoas Scholastica)一书中提出来的,他将它视为“形而上学”的同义词。在该书中,他讨论了八门学科:拉丁语法(Grammatices Latinae)、希腊语法(Grammatices Graecae)、逻辑学(Logices)、修辞学(Rhetorices)、天文学(Astronomices)、伦理学(Ethices)、物理学(Physices)、形而上学或是态学(Metaphysices, seu Ontolgia)。,研究“是者作为是者”乃是形而上学即第一哲学的任务Simplicius,In Aristotelis Categorias Commentarium, 9.2930.。对它的理解是把握形而上学和是态学的关键。关于这一点,亚里士多德本人也曾指出: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那总是被追问和总是让人困惑的问题就是:‘是者’是什么。”《形而上学》,1028b.2. 
    基于形而上学打量世界的基本发问方式,凡是可以用“是”(Sein)加以发问和回答的,都是“是者”(das Seiende)。也正因为如此,亚里士多德才会说:“因此,我们也说不是者是不是者。”()《形而上学》,1003b.10. 
    我们认为,在传统形而上学中(至少在亚里士多德那儿),并未如海德格尔那样严格区分“是”(das Sein)和“是者”(das Seiende),也即是说,并未将和加以严格区分。是动词的现在分词的中性单数,前面加上中性冠词,就可以成为一个名词。这一名词既可在动词的意义上进行理解(是、是着),也可以在名词的意义上理解(是着的东西、是者)。亚里士多德本人似乎并未严格区分“是”和“是者”;他在 “是”和“是者”这两个意义上使用这一语词,这既给后世的理解带来极大的麻烦,也为一种新的哲学理解提供了可能后来海德格尔就严格区分了“是”(das Sein)和“是者”(das Seiende),并将之称为一种“是态学上的差异”(die ontologische Differenz)。。 
    当作物质名词“是者”理解时,有复数形式;当作动词“是”或“是着”理解时,亚里士多德有时使用替代表达。的否定形式是,它既可在动词的意义上来理解,也可在名词的意义上来理解。作动词理解,则有替代形式(不是,不是着);作物质名词理解,则有复数形式(不是者,非是者)。我们这儿选取《形而上学》第五卷(Δ卷)第七章中的一段话作为例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