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学者:王阳明宣讲知行合一是为了批判社会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贵州都市报 佚名 参加讨论
中国历史上的全能大儒王阳明是浙江人,但其心学的理论体系是在贵阳修文建构的。其中“知行合一”的观念一提出,就贯穿其学术和生命的始终,他不仅宣讲“知行合一”,而且身体力行地实践之。那么什么是“知行合一”?在中国思想史上,它有着怎样的地位?在今天,“知行合一”对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借鉴意义?8月11日,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董平做客贵阳国学大讲堂,为大家答疑解惑。  
    主讲人:董平,哲学博士。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曾在央视《百家讲坛》演讲《名相管仲》和《传奇王阳明》,主要从事先秦儒学、宋明理学、中国佛学等方面的研究。
    “知”和“行”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发展
    董平教授开篇即提出,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知”和“行”的关系一直是很重要的话题,不断被讨论。
    “知”和“行”最早出现在《尚书》中: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这是说知易行难,两者不可分离。
    在孔子思想中,就蕴含着知先于行的观念。《论语》开篇的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是指获得知识,习就是知识的实践。孔子认为:获得了知识,并且在实践中领会这种知识是有效,才会不亦悦乎。孔子提倡学和行并行,他强调“行”对知识价值的还原作用。“学”作为知识获得的方式与“习”作为知识的应用或实践,显然受到了同等的重视。
    再比如《大学》中有一句话: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父母对子女的情感是自然而然的产生的,未出嫁的女儿不会去学怎么养育孩子的,一旦有了子女,对子女的慈爱之情会自然而然呈现出来。养子的知识是在养子的过程中获得的。这实际上包含着“知”和“行”的关系,就是“知行合一”。
    “知”和“行”的关系在佛教也存在。天台宗智顗大师特别强调“定慧均等’’、“止观双修”,将定和慧譬为“车之双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慧”就是“知”,“定”是实践这个慧的途径,在这个思想中,定慧的均等、止观的并重,其实质就是“知行合一”。
    禅宗的创始人六祖慧能不识字,不会读经书,学富五车的大和尚瞧不起他,他只能在厨房打杂。聪明的他自问:我出家做和尚就是做饭吗?出家的目的是为了成佛。但读书能把自己读成佛吗?雄辩能成佛吗?不能!成佛的根据是人要有成为佛的本性,而本性在内心。成佛就是我的本性的显现,读书只是成佛的助缘。所以慧能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明心、见性、成佛没有先后关系,是同时完成的,是一个过程!“知”和“行”在此是一致的。
    “知”和“行”在朱熹看来同样很重要的。但他强调一点:知先行后。知轻行重。他讲“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知和行是相互促进、齐头并进的关系。
    董平教授说,王阳明的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但他也吸纳了别的思想。实际上,到王阳明讲“知行合一”,历史上已经有很多的铺垫,自然而然的。但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仍有划时代的意义。
    宣讲知行合一是为了批判社会
    董平教授说,王阳明的思想脱胎于朱熹的思想,但他不认同朱熹“知先行后”的观点,知有止境吗?我要“知”到什么时候才算是“知”呢?很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去做。因为完全可以有一个托辞,我还“知”得不够,我还没有“知”。王阳明认为当时社会风气败坏,士大夫没有担当精神,就是因为有这个“知先行后”的指导思想。士大夫一天到晚都在坐而论道,但“道”并没有畅达于天下。空谈,导致了人格的严重分离。
    龙场悟道后,王阳明应邀到贵阳讲学,他首先就是讲“知行合一”,他就是想纠正当时知识分子中盛行的“知先行后”的风气。他认为“知行合一”,使人回归到根本的内在统一性,消除人格分离。“知行合一”,不论在何种意义上,它都强调了人的精神世界与行为活动的一致性,这叫做“人格完善”。这是他宣讲“知行合一”的最初目的。
    真知是可以实践的
    从“知”和“行”的本来意义上来说,它们的的确确是合一的。王阳明多次提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当我们关于一个事的“知”,达到了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程度,就必然会体现在实践当中的;我们要去做一件事,把它做到明明白白,一丝不乱的程度,那就一定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知识的体现。“知”和“行”实际上是一件事的两面,“知”和“行”是在同一个过程中,“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分离了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知识过程。“知”就是“行”的开端,“行”是“知”的完成,这叫做有始有终。总而言之,“知”不仅仅只是在理论上有它的意义,“知”一定要还原到生活的实当中,才能够真正体现出“知”的价值。这是“知行合一”重要的内涵。
    王阳明通过讲“孝”来说明“知行合一”的含义,一个人知道“孝”的道理,但他不去做,我们不能判断这个人真的知道“孝”。知道“孝”,一定要在行动上体现出来,去问候父母,去侍奉父母,去实实在在做孝的事,那么才可以说这个人是知道“孝”的。
    董平教授说:阳明认为,真正的知识是可以实践的。“知”是“行”的主意、主导意识,行动背后包含着一种意识行动。“行”是“知”的完成。一种意识的完整状态是要通过行动来表达的。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来,一切实践是真知的来源。苦瓜有多苦,吃完就知道了。“知”“行”是同一个过程的两面,硬币的两面,两者永远不可分离。
    良知意义上的知行合一
    董平教授介绍,“知行合一”的“知”包含着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知识,而是良知。
    王阳明在正德十六年提出了“致良知”。“良知”即朱熹所说的天理、天道。只不过,朱熹认为,“天理”存在在外,而王阳明认为“天理”在我们心中,“良知”是每个人都有的,普遍存在的,“良知”就是我们的本心。“良知”是我们一切行为成为的本源、可靠的根据。“良知”永远存在。永远是清醒着的,“良知”本身就是知善晓恶的,所以它实际上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言行的内在监督者。所以“良知”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定盘针,我们每一个人只要实实在在地按照我们自己内心的那个定盘针的指引去做事,我们就不会迷失方向。
    天道是从天上来的,所以才可以权衡一切后天经验。良知和天道是一致的。把良知告诉我们的东西显现出来就是“知行合一”,所以,王阳明强调,“良知”就是我们的“本心”,就是我们的“本性”,就是我们本来就圆满的“德性”,只有“良知”的表现与实现才能还原我们生命所应有的本来面貌。
    良知是每个人都具备的,每个人都要使我们内心的良知向我们自己呈现,如何做到这点?反思!把自己生命的全部状态重新放到从天那里来的、从道那里得的“良知”处照察、观照。反思就是精神世界的知行合一。
    在王阳明看来,要使我们到达圣人的高度,就只需要做好一件事,就是“致良知”。把我们原本有的良知充分地呈现出来。通过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意识活动、语言表达、行为实践,把“良知”贯彻到我们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就是“致良知”,这种“致良知”的实践活动,是把我们自己与外界的事物、人物、世界本身联系在一起的根本环节与途径。
    同时,“致良知”还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个体人的存在性的真实表达是要通过我们自觉地道德实践来实现的,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过程才不仅仅合乎它自身本原状态,同时合乎天道,这样的一种生活不仅是合乎人道的并且是神圣的,它使我们的意识、行为、行为的结果状态三个方面保持一致。董平教授说,过良知、致良知、知行合一,从而呈现出一个宏大的世界,一个完美的世界。这是知行合一的实践意义。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和世界交往的结果取决于自己的心灵状态,以什么样的心态去主导自己的行为,就会产生不一样后果。
    董平教授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干每一件事情都需要在良知的主导之下去完成这件事情,事事物物便会各得其正。通过‘知行合一’,不断扩展着我们的生活世界、精神世界、价值世界。井底之蛙只有跳出井才会扩展天,人也是如此。所以,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世界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这种良知的自我表达的方式而被建立起来的,我们的身、心、意、知、物便会融为一体。外在的生活世界就是我们心灵世界的外展。世界是通过我们意识和实践实现的,所以我们必须对我们的这个世界负责。如何负责?这就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心灵状态。我常常说:我们头顶同一片蓝天,但未必同享一个世界。每个人的世界是通过自己的心灵构建起来,如果心灵光明,那么你的世界就光明;如果你的心灵原本就是灰暗的,那么你的世界如何光明呢?我们的生活行为是在我们的心灵状态主导之下的行为,而我们所享有的世界,就是我们行为的直接结果。所以王阳明讲致良知,致良知使事事物物各得其正,就是讲我们和世界的一种实践关系,最高的境界就是‘心外无物’,一切事物,整个世界都在圣人心里。”
    交流
    问:如果知行合一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有终点吗?终点在哪里?
    董平: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然后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等等可以理解为在他生命的不同阶段,随着学问功夫的不断成熟,他的生命境界和思想境界在不断的飞跃,一直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就是一种自由状态,但这种自由不是对限度的突破,而是对限度的把握,他心里所想的一切东西都是合乎天理的,这就是自由的最高境界。我们这种生命境界不断的跃进,恰好是通过“知行合一”来最终表达的。所以无论是生活的境界也好,道德实践的境界也好,甚至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都可以体现为“知行合一”,听从我们本心的召唤,去做好每一件事情,生命是一个过程,而“知行合一”是伴随着整个生命的过程的。
    问:人性善还是人性恶?
    董平:所有关于人性的善恶,都不是事实判断。而是一个价值判断,未必是事实如此,但包含着价值本身的真实。这种人性善恶的判断已经包含了下结论人的价值观。说人性善,生活中有很多恶的例子来反驳,反之也如此,这是纠缠不清。
    无论孟子的人性善,还是荀子的人性恶,不符合我们的本性。人应该按照我们的本性来生活,才有人格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尽管表面看两人观点对立,但他们都会通向一个现实实践的统一:去恶扬善成圣人。
    王阳明说的四句话:“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无善无恶就相当于数轴上的零,既不是正也不是负,但因为有了它,所以才能断正负,它起一个准则的作用。就像秤上的定盘针,有了它秤才能权衡。人的本心的状态就是无善无恶的。现实生活中的善恶是经验状态而已。无善无恶是无经验状态,因为有这个在,所以在后天的生活中对一切善的恶的行为作个判断。
    问:王阳明的心学是唯心主义吗?董平:既不是唯心,也不是唯物的,他说的是生活的实际状态,是现实世界,是生活常识。
    有一次,阳明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来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寂”是王阳明所确认的关于事物的一种客观存在状态,“寂”既不是有,也不是无的状态,你看到此花时,此花便分明起来,就是由“寂”转向“显”的瞬间转换。通过显的方式感受到花的存在,任何事物或者人,通过“显”和我的心建立了联系,这就叫做“关心”,进入我的心灵世界的事物才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我们人就是处在这样一种不断地扩展我们生活世界的过程中,通过自我的实践把那些处于“寂”的状态的事物对我“显”出来。这个和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它符合我们的生活常识,生活原本如此。(兰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