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自然情感与道德原则的双向涵盖(5)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儒家中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四、自然情感与道德原则双向涵摄的仁——尝试性的、有待完善的分析
    仁是自然情感与道德原则的合一,仁在自然情感与道德原则双向涵摄中,既保留了自然情感中纯真的本性又使自然而然的情感止于所当止的善美的道德之境。这里我们把仁看作同人一样有一个生长、发育和成熟的过程。一个人最初只是一个与动物差不多的自然生命体,包括他对父母的依恋也是所有动物的生存本能之一,不是人独有的属性。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是人“能分使群”(《荀子·王制》),是人的理性及由理性建构的人类社会。在儒家看来,人不仅是一个自然生命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一个理性生命的存在,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个道德生命的存在。人的本质不在于他有饥而欲食、寒而欲衣的本能需求和喜怒哀乐爱恶惧的自然情感,而在于他有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操守。这里需要强调说明的是,儒家虽然不把人的自然属性看作人的本质属性,但也不否认人的自然属性存在的合理性与重要性。在儒家看来,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道德属性的基础,人的道德属性必须以人的自然属性为前提。从对人的这样的认识出发,儒家既重视人的道德存在,重视人生的目的和意义,重视纯化人的心性,提升仁的境界,同时也重视对人的自然属性、自然情感的合理疏导,把自然情感纳入理性和道德的轨道,从而使抽象的、理性的道德原则富有生动的、感性的内涵,也使丰富具体的自然情感找到适宜的表达方式和途径。
    儒家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体系的确立,其特点就在于把“仁”建立在自然亲情基础之上,建立在人的现实的情感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基础之上,使仁深深植根于实实在在的人自身和现实社会中。正由于儒家的仁不能脱离世事人心的羁绊而成为抽象的概念性存在,因而遭到以西方的抽象概念演绎才是哲学的人的质疑。这也是近百年仁学研究多在概念层面打转转,不能从仁的根源处和归宿处研究仁的心理和学理的原因。抛开近现代以来以西方为唯一判准的思维方式,不能否认儒家仁学是一种既现实又理想的人生哲学,儒家的仁也具有自己的超越方式、有自己达到普遍意义的逻辑。从“亲亲”、“爱亲”、“孝亲”的自然情感中提炼出“仁”的基本精神——爱,进而将这一“爱亲”之情扩展到“爱人”、“爱众”乃至“爱物”,确立“泛爱众”的仁学价值指向,本身就是对自然血缘之情的超越,其普遍意义的获得是依据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人性的推导。这是在对当时中国社会现实、对中国人的存在状况和生活方式的深刻而清醒的认识、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的与当时中国社会现状和中国人生活相适宜的带有强烈的实践色彩的人生哲学。
    儒家的仁由于其理论上的合理性和对传统中国社会的适应性,而成为传统中国人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循的道德观念。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对人的思想观念、价值理想、行为选择和评价起着方向性的作用。儒家的仁高尚超迈,为人的现实生活提供值得追求的理想目标;儒家的仁平凡而实在,日用常行中处处有仁的存在。传统中国人的生活从情感到理性都深深浸润在儒家的仁之中,仁塑造了传统中国人和传统中国人的生活样式。
    在当代中国道德伦理体系中,仁处于何种地位?无论从何种角度看人,都无法排除人首先是自然的、情感性的存在,也无法抑制人追求崇高、超越、审美的理想,这是人的共性,所有时代和种族的人都具有的共性。仁兼具人的自然情感与理想道德双重属性,自然具备了超越具体时代和种族的普遍性。所以,在当代中国社会乃至当代世界中,仁仍具有存在的依据和价值,仁与人仍有着彼此相成的关联。只是由于人的自然属性中物欲的部分较之以往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以致人性中仁爱的“灵明”之光受到遮蔽、“善端”的一线清泉受到壅塞。恰因为此,更需要启发人的仁爱之情,在日常生活中体认、感悟仁爱的存在及带给人心灵的快乐,不至于在愚民的时尚、前卫、个性的商业漩涡中沉浮挣扎,而能超拔“物役”之外,作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作者:王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