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根本任务是救亡图存,寻求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而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传入中国后发挥了巨大的时代作用,也正是由于它隶属于现代文明。只要清醒地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那种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用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就不攻自破了;那种认为可以用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哲学去改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就显得荒谬之至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绝对不是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去迎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哲学,这种迎合的结果只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空心化”,成为所谓的“儒学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也绝不是范畴的简单转换,把矛盾变为阴阳、规律变为理、物质变为气……只能是语言游戏。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使现实中的问题上升为哲学中的问题,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认识方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分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吸取其精粹,并对之进行创造性转换,使之融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之中,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取得民族形式”,“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作风、中国气派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包含的另外一个问题至今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要落到实处,就离不开人民大众。为此,就要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涉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性质与特点的重大问题。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是少数文化贵族和社会精英的事情,而是人民大众追求民族解放、寻求自由个性的伟大社会变迁。为此,要广泛地发动群众,走群众路线,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 “唤醒中国”是晚清以来中国有识之士的共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接过了这样的历史重任。而我们也知道,“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改变世界,所以,我们的一切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些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的基本含义。我们一直强调“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努力拉近和群众的距离。在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讨论中,我们应当也必须对这个问题做出历史的梳理和现实的把握。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涉及科学化、民族化和大众化等一系列的问题。全面认识和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就是中华民族思想启蒙的历程,是中国哲学现代化的历程。我们应当明白,不是儒家学说、传统文化挽救了中国,而是中国革命的胜利使儒家学说、传统文化免于同近代中国社会和民族的衰败一道走向没落;不是儒家学说、传统文化把一个满目疮痍、贫穷落后的中国推向世界,而是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儒家学说、传统文化推向世界,并使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哲学重振雄风成为可能。没有一个强大的中国,就不会有一个名扬四海的孔夫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要求我们立足时代、实践和人民大众的需要去评价、清洗、吸收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哲学,而不是用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哲学去“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更不是尊孔读经复古。(杨耕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