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独知之境(4)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十九、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形式的言说所依赖的语境也随之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所谓的“现代化”日益成为波及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主导潮流,而以现代工业文明为标志的“现代化”的一个根本特征,如马尔库塞所概括的那样,是一个“单向度”的趋向,“单向度”体现在精神世界里,即是对社会的所有组成成员的思想进行某种一致化的“清整”,以达成越来越普遍的各种“共识”。层出不穷的时尚潮流就是全社会性的消费意向的突出体现。另一方面,社会的稳定也有赖于各种形态“共识”的建立,立法的根本依据应该说也是某种形式的社会历史的“共识”。相形之下,与传统的农耕生活方式相适应的、以个人体证为根本“法门”的“独知”性中国哲学思想则由于其立足之根在于“自足”的自我定位,与现代人“零件”式的角色安排格格不入,因而落入“曲高和寡”、“知音难求”的困境,近几十年来虽然有冯友兰、牟宗三等诸公努力试图用现代话语重新诠释这些传统思想的精华,然而就其影响所及,依然只限于学院的讲堂、书本之内,很难赢得更大范围的“共识”。 
    实际上,“独知之境”之难以“共识”化是由来已久的。中国社会本来就有一个精英政治的传统,所以历代都有将某些“独知”推而广之的努力,然而其结果又往往大违于初衷。北宋二程“存天理、灭人欲”本是摆脱现实人生的种种羁绊,超越自我,上达更高人生境界的一种有效修养方法,然而经主流话语的竭力倡导后,经过社会生活境况的种种流变后却最终成为束缚人的身心、压迫精神自由的外在桎梏。前文提及的王学余绪也是一例。这种现象既是所谓“大传统”与“小传统”之间矛盾的体现,也说明这种“独知”的智慧型哲学思想原本就不具备意识形态化的素质。与这类现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那些“独知之境”往往在一向被当作“怡情养性”、“妙手偶得”诗词书画创作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并不断触动“知音”和“共鸣”达到“心领神会”的默契。所以,对于当代社会中从事中国哲学研究的每一位学者来说,如何应对“现代化”的全面整合,从而继往开来,为中国哲学重新寻找一个立足点和生长点,恐怕在根本上依然要理顺“独知”与“共识”之间的矛盾。既然中国哲学本来就不具备西方标准下的“哲学性”,而是更接近于审美性。那么不如就让它们继续在艺术的诗意中常青不老,“让罗马的归于罗马,让恺撒的归于恺撒”,后现代文化的“多元化”主张似乎更合乎中国的国情。 (作者:倪南)
    注释: 
    [1]徐友渔等:《语言与哲学一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03页。 
    [2]蒙培元:《心灵超越与境界》,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3]冯友兰:《贞元六书?新原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26页。 
    [4]同上,第552页。 
    [5]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台湾)华藏佛教视听图书馆,第2489页。 
    [6]僧肇:《肇论?涅槃无名论》,转引自姚鹏等编《中国思想宝库》,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版,第34页。 
    [7]玄觉:《禅宗永嘉集?永嘉证道歌》。转引自姚鹏等编《中国思想宝库》,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版,第48页。 
    [8]严遵:《老子指归》,中华书店1994年版,第58页。 
    [9]同[2],第98页。 
    [10]参见: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左丘明:《国语》,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29页。 
    [12]李泽厚:《已卯五说?说巫史传统》,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42页。 
    [13]同[12] 
    [14]参见李泽厚:《已卯五说?说巫史传统》,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版。 
    [15]陈来:《有无之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10页。 
    [16]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转引自姚鹏等编《中国思想宝库》,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版,第1348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