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论普特南的实用主义实在论(4)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思问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普特南指出,这么说并不意味着完全取消了伦理学与物理学的区别。伦理学与物理学的区别的确是存在的。前者相对地充满了更多的争论和歧见,后者则相对地有一被广泛接受的学说,实用主义并没有对这一点视而不见。然而对实用主义者来说,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所见到的道德上的争论并不是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虽然在我们的文化中,人们在具体的价值判断上——如“什么是好”的判断上,个体之间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在一个民主的对话的文化氛围中,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这种差异的趋同是完全可能的。再说,这种差异的存在并不妨碍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们在一些抽象的或形式的价值方面——如“尊重彼此的独立”,“不以他人为工具”等价值方面——取得一致。 
    普特南的实用主义实在论是当代美国新实用主义思潮的主要理论基石之一。它试图以一种较为精密的论述方式来证明实用主义的反基础主义的思路是正确的。如果说詹姆斯还只是把实在论的问题搁置一边,另辟蹊径,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谈论认识、真理等哲学问题的话,那么作为詹姆斯后裔并深受詹姆斯影响的普特南则把詹姆斯那里没有解决的问题重新提出并加以剖析。他的工作表明,建立在传统实在论基础上的所谓客观知识是没有根据的,传统的以主客对应为基础的真理是不能成立的;人们只能转向詹姆斯谈论问题的思路,从生活世界,从事实与价值的统一中寻找知识的新解释。 
    这是普特南对于实用主义发展的一大贡献,它受到了当代新实用主义者罗蒂的好评。罗蒂曾经说过:“近来关于实用主义论点的最好的陈述是H.普特南的《理性、真理与历史》。”[5] 罗蒂在论述了自己的反基础主义主张之后指出:“我这里所说的‘实用主义’的观点,几乎……等同于普特南在他的近著《理性、真理和历史》中所说的‘内部主义的哲学概念’。普特南把这一概念解释为放弃对待事物的‘神目观’的企图,即放弃与我一直叫作‘渴望客观性’的那种非人类的东西相接触的企图。”([5],p.24) 虽然在如何对待实在论、真理等一系列问题上,普特南与罗蒂还有着种种的分歧,但在反对传统的形而上学实在论方面,他们是大体一致的。罗蒂曾把这种一致概括出五点,[6] 其核心就是:“认为摆脱‘无立足点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认知与动原、价值、或利益无关)可能具有相当大的文化上的重要性。它也许并不会改变我们日常的说话方式,但是从长远的观点看,它将会导致某些实际的后果。”([6],p.445)他在一系列的场合下援引特南的观点,将普特南作为同道,视普特南为新实用主义的英雄。 
    在笔者看来,普特南的上述理论不仅对新实用主义的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于我们至少也有以下三点启发: 
    第一,任何哲学思考都不应背离或脱离生活世界这个原点。哲学思考的起点和归宿只能落实在人的实践生活上。任何先于或高于生活实践的原则、结构等都是不合法的。近代的笛卡尔,在实际探索之前,先将世界分裂开来的作法是错误的,它事先用一种“高于”生活的哲学框定了人类的探索,因而导致了一系列棘手的哲学争论。应该明确的是,人不是为了理论而活着,相反,理论是为了人才被建立起来的。 
    第二,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唯一选择。否定了形而上学实在论并不必然导致认识上的相对主义。诚然,人的认识由于文化、历史、学科等因素的影响而具有相对性,但这不等于知识、真理只是局限在文化、历史之内。说真理只能通过各个文化、科学共同体才能被认识是一回事,说真理就等于这种认识则是另一回事。普特南既反对形而上学实在论,又不因这一反对而抛弃实在论,这种思维方式对于我们既要避免绝对主义,又要提防相对主义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第三,哲学思考应该由模糊转向精确,使之真正有进步性可言。普特南注重语言逻辑分析,借助于科学模型,揭露论敌自身的矛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们可以不同意他的观点,但首先必须反驳他的分析。现代哲学的现代性,主要不在于它的智慧而在于它的精确。这种精确可以把问题的讨论真正推向前进,而不致于人人发一通议论,看起来热闹非凡,但幕布落下之后,问题仍旧是问题。  
    作者:陈亚军  
    参考文献 
    [1]H.普特南:《理性、真理与历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 年,“序言”第1页。 
    [2]H. Putnam:Realism with a Human Face, Harvard UniversityPress,1990, p.111. 
    [3] H. Putnam:Many Faces of Realism, Open Court PublishingCom., 1987, p.30 
    [4]引自普特南于1993年10月10 日在哈佛大学所作的题为“实用主义与道德客观性”的演讲。 
    [5]R. Rorty: Objectivity, relativism and truth,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1991, p. 86, n. 7. 
    [6]R.Rorty: "Putnam and the Relativist Menace", The JoumalOf Philosophy, Vol. xc., No.9, Sep.1993. pp.443—44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