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首届尼山新儒学论坛通过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中华读书报 佚名 参加讨论
新儒学新使命:扎根现实,与时代同行
    首届尼山新儒学论坛通过了《尼山新儒学铎声(草案)》
    “儒学必须在时代精神照耀下进一步展现其精华所在并实现新的理论转型,才能与时代同行,为儒家文化的更新与普及提供学术支撑。这是当代中国学者的历史使命。”由尼山圣源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联合举办的第一届尼山新儒学论坛上,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尼山圣源书院院长牟钟鉴表示,时代在呼唤新人文主义出来推动文明对话,而孔子仁学最具有博爱精神与协调智慧,可以经过创造性阐释充实新人文主义内涵,发挥引导世界潮流的重要作用。
    成中英、李瑞智、田辰山、吴光等海内外知名学者齐聚一堂,对新儒学的研究展开积极讨论,并通过了《尼山新儒学铎声(草案)》。
    
    

    

    当代新儒家是在融会中西、贯通三教中出现的,其目标是在应对西方文化大潮和经济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为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华思想文化寻找新的出路,使其通过再造而获得新生。“在目前的社会处境中,无论儒家的理想价值能否获得指导与规范社会发展的地位,我们仍可深信儒学有其蕴藏深处的活力与源泉。”这是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成中英的结论。他认为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挖掘这块土地深处的灵泉。在他看来,儒学的再发展主要在于重建儒学的理论体系。儒家发展的两个重要角色:一是把儒学看成文明与经济发展的必要工具,这是儒者必须认识的,所谓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也是今天的企业管理与社会秩序维护者所需要的;二是肯定儒学的主体性,策略地运用社会进步的力量作为实现理想的工具,也就是用以追求一个兼容理性文化与德性文化的社会目的。儒学角色的双重性是儒学能够起死回生的奥秘所在。但如何才能发挥这双重的角色力量呢?成中英告诉记者:只有不断的把儒学的理论说清楚,把其理性原则与德性伦理的理想价值举出来,儒学才能把历史文本的沉默转化为现代话语的说服力,再转化为现实的实践力。
    针对当前的国际环境,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李景林提出,在国际关系原则方面,儒家的王道论特别强调天道、天意、仁心、民心、民意、民情之内在一致性,突出了道义至上原则的超越性意义。这种王道精神,在今天的国际事务的处理中,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先秦“天下”的概念,略与今天世界或国际社会的概念相当。因此,先秦儒家的“王道”论,既涉及国家内部的施政原则,同时,亦涉及到国际关系的原则。
    我们今天讲的儒学不是古代的儒学史,也不是古籍中已经逝去的文化遗迹。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践也表示,我们今天讲的儒学,是儒家文化的精华,是儒学中可以适应于当代社会生活的内容。所以我们特别要注意传统文化精华与现代社会的结合问题。离开了当代的市场经济,离开了国际化、全球化的社会背景来谈儒学,没有任何意义。所谓创建儒学就是实现儒学的“三化”,即现代化、生活化、大众化。儒家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达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儒家的伦理不是凌驾于空中的“玄谈”,而是要落实到人民群众的日用常行之中。我们要把儒家忠、孝、仁、爱等等思想与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相结合,这样的儒学才有生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即使专家学者,他们研究的成果最终也是要用于指导现实生活的。有学者说儒学普及工作要传播“老太太儒学”,即能够让老太太也听得懂的儒学。儒学普及工作要使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字和语言,让他们听得懂、记得住、乐于用。故作高深,卖弄学问在儒学普及工作没有任何用场。(记者 舒晋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