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四书”系统的论说结构(3)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儒家中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至于教的学理因素的缺乏,不仅与问者因崇信态度而一般不会寻根问底有关,也与这种教所体现的伦理实践性质有关。充满是非对错的判断,正是伦理生活的特性。日常生活中,因行动而面临的价值问题,一般不是基于抽象学理的需求,而是为解决或解答具体情境问题的需要而提出的。即使是“子贡问政”或“季康子问政”这种相对抽象的表达,也可能是记录者概括的结果。原本很可能如“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或者季康子问的“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这种特殊的问题,答案得满足提问者的需要,必须具体化,而非提供原则性意见。反过来说,普遍真理或基本原理可能对解决问题无济于事。从普遍原则到实践决断之间,有一个复杂的思想程序,包括许多决疑解惑的过程。在通常情况下,它不是靠逻辑推论而是凭直觉判断决定。因此,许多中间环节的省略是必然的。普遍原理或终极真理,只有在日常价值信念遭到怀疑的情况下,才会加以讨论,为之辩护或澄清。这种情况,在回答子路对“正名”政纲的不信任,和宰我丧礼“三年问”时,初步表现出来。正名论在名、言、礼乐、刑罚与民之行为之间,串起一个有递进关系的逻辑链条,其中任何一个前项都是后项的必要条件,从而表明正名作为根本的政纲的必要性。而“三年丧”是否可缩短的争论,则是在反复讽喻启发,而宰我依然不觉得缩短丧期会心不安的情况下,孔子才说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作为需要用“三年丧”回报的理由。然这种情况在《论语》中极为少见。
    《论语》人物的论说方式与其日常生活方式是一致,它是常规的伦理语言。伦理与伦理学两个概念应该有适度的区分。这种论说方式包括有深刻的伦理意识和丰富的伦理经验,但它不是后来学理意义上的伦理学。黑格尔说《论语》“所讲的是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里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这是些毫无出色之点的东西。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8] 这是思辨哲学的偏见,但说它不是理论论说则是事实。缺乏充分的辩论很可能是它学理化程度不高的重要原因,对比苏格拉底的辩证法也许能说明一些问题。辩证法也是对话而且可看作一种“问答体”,但主要提问者是苏格拉底,而非他的对话者。问题的答案也非由苏氏提供,而是在问答的过程中,往合乎逻辑的方向推导出来。[9] 问-答关系的转向,意味着思想方式的不同。《论语》的问答中,孔子几乎不提问。仅有几个疑似提问的例子,有两例是孔子让弟子言志的,如《公治长》中“颜渊、季路侍坐”章与《先进》中“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其要点不是辩论而是了解与表白。这就不难理解,子贡会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公冶长》)因为性与天道(如果不是指人格神),涉及的都是要用普遍的超验的眼光打量的对象,而这种问题应该是思辨逼出来的。《论语》中孔子关于命的陈述当然含有某种超凡的精神气息,但它往往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表达,而非与弟子讨论的内容。伦理思考所要导出的道德哲学以至宗教哲学的构思,仍需要进一步的思想冲动。
    朱熹说过:“孔门问答,曾子闻得底话,颜子未必与闻;颜子闻得底话,子贡未必与闻。今却合在《论语》一书,后世学者岂不幸事!但患自家不去用心。”[10] 这意味着从语用角度读《论语》,需要区分两层语境。一层是孔子与弟子或时人在谈话时的各种特殊语境。这些语境在时间、地点上是分散的,不同对话参与者,对其它对话内容,并不互相了解。后世读者对每个具体语境的了解都非常有限。另一层是《论语》展示的文本语境,由于语录的集合,导致读者对不同对话语境有整体了解的机会,这样对孔子及其思想的把握可能更有完整性。但是,原始话语一旦进入记载,它的论说层次就有区别。相应的信息,从前者转入后者,必然经过选择以至变形。由于记录者是弟子,选择的原则就与弟子的眼光或立场有关。孔子以伟大导师而非失意政客的形象呈现在《论语》中,应当与此有关。孔子在世也有他的敌人,这一点《论语》并不讳言。政治上不说,思想上的异己,《微子》篇传递了一些重要的信息,如楚狂接舆、长沮、桀溺、荷蓧丈人等人。然而几乎没有孔子与他们思想交锋的记录。也许这类隐者的态度导致双方难有辩论的机会,但孔子似乎也没有在弟子中对之进行批判的行动。究竟是孔子基于自信而对之不屑一顾,还是弟子因轻视而没有记录,我们不得而知。然而,正是这种潜伏着的隐者思想,后来发展集结在《庄子》中,构成对儒家思想的重大挑战。换句话说,我们是在《论语》记录者与编纂者筛选的信息或者设定的视野中理解孔子的。孔子向那个时代所传递的信息,与弟子通过《论语》向后世所传播的,不能等同。
    无论如何,《论语》传达了孔子及其弟子思想与生活的丰富信息。同时,其论说方式不是提供精制而封闭的概念大厦,而是展示深厚且辽阔的思想土壤,其前景取决于耕耘者的努力与才能。“夫子教人,零零星星,说来说去,合来合去,合成一个大物事。”“孔门教人甚宽,今日理会些子,明日又理会些子,久则自贯通。如耕荒田,今日耕些子,明日又耕些子,久则自周匝。虽有不到处,亦不出这理。”[11] 朱熹的说法,是这位传道者领会了《论语》论说方式的真切经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