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保守主义:文化与政治(2)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儒家中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尽管如此,谁都无法否认这句看似寻常的顺口溜所反映的问题却仍然是真实的。中国历史上虽然有过“五胡乱华”、“五代十国”、女真、蒙古、满洲等各种少数民族政权,但象1840年以来这样“以夷变夏”成为常态的事情却是从来没有过的。因为,无论哪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都必须要经历一个被汉文化同化、接受儒家意识形态的过程,而这对“文化中国”来说,也仍然还是中国。而晚清以来的这次不同,挟着坚船利炮而来的“夷狄”们不但没有半点向化之心,而且试图改变千百年来的东亚政治文化状态,让中国不再是天朝上国,而成为现代国际法中的一个普通主体,完全颠覆以中国为中心形成的国际秩序。
    这种变化发生的历史动力究竟是什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今天的中国人该如何总结这些变化,它们对中国历史发生了怎样的影响,又与今天的中国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众说纷纭,迄今没有让人感到满意的结论。无论是革命史观,还是现代化史观,又或者是当今甚为流行的宪政史观,无不让人有一叶障目不见其余的感觉。而且,随着当代中国思想状况的不断变化,讨论问题的方式与所依据的理论架构、得出的结论,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各种学术流派之间的变化也让人目不暇接。
    比如说费正清原本算不上马克思主义者,但是1949年后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却恰恰继承了费氏的“冲击—反应”说,并将之意识形态化。1978年后,自由主义开始在中国逐步复兴,“冲击—反应”说也随之变成了现代化史观的面目,仍然在延续。而在1997年以后以反对自由主义自标的“新左派”们却重新拣起了许多不那么“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随着世界体系论与年鉴学派在中国的影响的逐步扩大,原来的鸦片战争是以强凌弱的结论在新左派们眼里似乎也站不住了。因为,据“新左派”们援引国外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观点说,鸦片战争发生的时候,中国的GDP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左右,比全欧洲的综合还要多,“我大清”根本就算不上弱国。又比如甲午战争中国之败,过去的说法是日本经过资本主义改革后国力大大加强,但现在的说法却是无论是从军事实力还是国家综合实力来说,1994年的日本都与中国相差甚远,根本无所谓优势。
    何以救国?唯有批儒!
    那么为什么中国鸦片战争输了甲午战争还是输了,即使从“冲击—反应”理论的角度来说,中国受冲击的时间也要比日本早,反应也要更早,甲午战争还是输了呢?
    这个问题没有答案。或者说我还没有找到让人信服的答案。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总是十分肯定的,每次中国战败,都会引发一次大规模的讨论,随后往往会进入清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领域。用革命史观的讲法来说,这种反应就是先是器物变革,再是制度变革,最后是文化变革——也就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五四运动。而在这个过程里,变化最明显的莫过于中国士大夫的文化心理与中国自身的文化生态:从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戊戌变法的“中体西用”,再到晚清宪政改革的“西体中用”,到了五四运动,干脆就是“打倒孔家店”,德赛二先生救国了。总之一句话,中国文化江河日下不断被边缘化,西方文化则步步逼进直到最后成为中国的文化主流;中国人对自己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越来越失去信心,转而向西方寻求救国的理论——也就是俗话常说的“救亡压倒启蒙”。
    关于晚清中国思想状况的转变,汪晖在《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的下卷中已经做了相当好的梳理,并做了初步的阐释。从他的结论来看,一个基本的事实是,近代中国思想的转型是与各种西方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几乎同步的。也就是说,西方思想对中国的影响与其说是“思想战胜了思想”,不如说是“技术战胜思想”。正是现代报刊传媒、印刷技术等传播方式极大地改变了知识在中国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分布状况以及对世界的想象与认识,从而影响到了整个士大夫阶层对儒家思想的自信。
    但是,应该说这时的文化自信虽然已经大大地打了折扣,却并没有发展到“打倒孔家店”的地步。“打倒孔家店”这一激进主张的真正提出并得到实行是在辛亥革命之后。辛亥革命是一个相当矛盾的历史事件,各种因素汇聚成了最后的结果,五四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是这一事件的进一步结果——当然,反过来五四运动也在相当程度上保卫了辛亥革命的成果。一个尤其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五四那一代的启蒙者中,虽然许多领袖人物都具有出国留学背景,然而在自身的文化素养上却并没有完全西化,胡适与鲁迅都是极为熟悉中国传统的,陈独秀则是清朝的秀才。而且,五四一代启蒙者所采用的“打倒”方式并不是完全否定儒家思想本身的意义,而是用在西方学到的学术训练方法来研究中国的历史与思想。这种为了“打倒”的研究与1920年代开始在中国兴起的市民趣味文化逐步取代了儒家思想的垄断地位。
    作为五四运动的结果之一,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的中国革命继承并发展了五四运动的这种思想取向。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上升为居于统治性地位的国家意识形态,通过历次大规模的政治、经济、文化运动,儒家思想受到进一步的批判与清理。此后,除了作为一小部分人的研究对象之外,儒家思想完全从中国的政治、文化生活中退出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