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力先生说,企业家不仅仅关心赚钱,还关心文化、道德、社会发展、国家前途、人类命运这样一些大问题。这是好事。我以前就有个吃饭哲学,我说吃饭是为了活,但活不是为了吃饭。如果说活就要赚钱,那赚钱又为了什么?为了享受?那好像太小了,你赚的钱是花不完的。那到底为了什么,这里可能便有追求人生意义、生活价值、终极关怀、关心国家民族和人类命运的问题。可以理解,企业家关心这些问题是有道理的,不是为了赚钱而赚钱,而是有更高的目标。这就与儒学相关了。 儒学有一个很大的特点,跟基督教、伊斯兰教有区别,就是它力求在地上建立“天国”。在经验合理性里面提取理性,但它又有类似宗教的信仰。不过儒学到底是什么东西?并不是很清楚。它是宗教?还是哲学?是宗教哲学,还是哲学宗教?学术界有不同意见。 最近学术界争论中国到底有没有哲学,也与这个问题有关。现在儒学好像很热,但1980年代是反儒学,90年代以来是儒学热。80年代反儒学的时候,我说了儒学好的方面,被年轻朋友骂。现在儒学热的时候,我认为对“儒学热”要冷静,于是又挨批评。一个根本问题是,儒学到底是什么并不太清楚。 “儒学四期或三期说”便涉及这个根本问题。儒学历史很长,到现在已两千多年,美国学者杜维明把它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先秦儒学,孔子和孟子;第二个时期是宋明理学,朱熹和王阳明;第三个时期是20世纪的熊十力、牟宗三。我说的儒学有四期,第一期是孔子、孟子和荀子;第二期是汉儒;第三期是朱熹、王阳明;第四期就是现在。“三期说”主要强调儒学是讲道德修养,尽量提升儒家宗教性的方面。杜维明的老师牟宗三写了四大卷的《心体与性体》,把儒家的宗教性、对个人的终极关怀讲得很深刻,但可惜是一种“深刻的片面”。我提出儒学“四期说”认为,不要一讲儒学,便是道德修养。儒学远不止这一方面,除了心性“内圣”,还有“治国平天下”经济事功的“外王”。《礼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等等。这与心性并没直接关系,而是儒家对人类、对社会的一种远大理想。“三期说”只谈孔孟,我却认为荀子也很重要。荀子也讲修身,但他讲了很多社会政治方面的观念。例如他说人不同于动物,是能制造工具。“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人之所以能走千里,因为他能驯服快马。人之所以能渡江河是因为能造舟船,非常重视工具,也就是今天的科技生产力。所以,我认为儒学不光是讲内心修养,并不只是宗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