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却是合理的,正如合理化的经济、合理化的技术、合理化的科学研究、合理化 的教育、合理化的军事、合理化的司法和行政管理一样。此外,所有这些领域均可按照 完全不同的终极观点和目的来加以合理化,然而,从某一观点来看是'合理'的东西,换 一种观点来看完全有可能是'不合理的'。因而,各式各样的合理化早已存在于不同文化 的各个生活领域当中;要想从文化历史的角度说明它们的不同,就必须搞清楚,它们的 哪些部门被合理化了,以及是朝着哪个方向合理化的。因此,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寻 找并从发生学上说明西方理性主义的独特性,并在这个基础上寻找并说明西方的独特性 " 【43】。 这段话集体反映了韦伯的文化主义立场,韦伯后来在关于新教伦理的文章中又复述 了一遍:"我们可以……从完全不同的角度和截然相反的方向,去使生活合理化" 【44 】。但是,价值内涵的相对主义是否和如何影响合理化过程的普遍特征,关键要看," 终极观点"(letzte Gesichtspunkte)的多元主义究竟扎根在哪个层面上。文化主义的 立场一定会要求,任何一种合理性形式(以及相应的提高形式),在同一个层面上至少 有一个抽象的视角,由此出发,同样也可以把这种合理性形式说成是"不合理的"。而这 看起来正是韦伯的合理性概念所坚持的内容。可惜,韦伯无法为他的断言提供论证。接 下来我们将对上文列举的内容逐步加以论述。 关于(a):行为技术化意义上的合理性。在方法的引导下,这些行为是可以复制 的。并因此而具有了一种调节和规划的特征。韦伯指出,非理性的行为可以合理化的例 子,包括"摧残性或神秘性的苦行方法或观照方法,最极端的形式是喻伽以及晚期佛教 用祈祷机器加以控制的方法等" 【45】。从怎样的抽象视角出发,我们才可以断定这样 的技术训练是"不合理的"呢?我们当然可以从现代世界观的角度来批判宗教世界观是不 合理的,因为它们赋予了苦行训练、心醉神迷、喻伽等以一定的意义。但是,首先,这 样的批判针对的不是行为自身的技术合理化,而是对仪式行为的宗教解释;其次,它要 想支持相对主义的基本立场,就必须阐明,从形式的角度,可以把现代世界观和神话世 界观一视同仁。 关于(b)和(c):形式合理性(Formale Rationalitaet)。韦伯指出,经济、 技术、科学研究、教育、军事、司法以及行政管理的合理化,"从其他生活范围来看, 可能是特别不合理的" 【46】。但是,韦伯批判的不是这些行为领域合理化的技术和策 略,而是这些领域在总体性文化当中所具有的相对意义。只要行为领域应当得到合理化 ,我们就可以用有效的支配范畴(Verfuegung)来衡量进步。支配范畴在不同的文化中 保持恒定不变,它包括对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支配,而且存在于客观世界当中。 关于(d):价值合理性(Wertrationalitaet)。在经济、宗教、教育等生活领域 当中,目的理性行为和价值理性行为所依靠的价值模式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些价值都有 一定的历史形态,也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并且为韦伯所误解的"实质合理性"提供了基 础。世界宗教的救赎观念或许是最好的例子,它充分说明了"终极"价值预设的多元主义 : "如果……大家都追求的救赎内容深受外部利益格局和统治阶层生活方式的影响, 也就是说,深受社会分层的影响,那么,整个生活方式,不管多么有条有理,反过来都 要受到终极价值的左右,因为终极价值指引着合理化的方向" 【47】。 可是,抽象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内容所处的不是同一个层面。所谓抽象的价值标准, 就是韦伯在研究救赎宗教的合理性时所依据的形式有效性内容。因此,信念伦理能够具 有渗透力和系统性,这要归因于后传统主义的意识结构。它们允许把公正问题( Gerechtigkeitsfragen)与真理问题(Wahrheitsfragen)和趣味问题( Geschmacksfragen)隔离开来。这样也就可以为世界观在伦理层面上多少得以合理化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