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于“无”与“有”之间的三重关系至于“无”和“有”之间是什么关系,老子文本有三种说法。一是我们提到的“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第二种是“有无相生。”第三种是“有生于无。”基于这种差异,把“无”和“有”理解为平行的、互相生成的关系有文本依据,即“有无相生。”把“无”和“有”理解为前后相继的也可以找到文本根据,即“有生于无。”这种文本上看似前后矛盾的表达,笔者认为应该结合上下文来解决。其实,从这三种说法中,我们可以疏理出“无”和“有”之间的三层逻辑关系。 第一层是“同出”关系,即“无”和“有”的来源相同,都源于“道”。“无”和“有”这种“同出”关系是相对于“道”而言的。 第二层是“有无相生”的依存关系。这里我们应注意到,老子是将“有无相生”与“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一起提及的,他并没有将“有无相生”当成一个独立的命题提出来。所以,老子这里想要表明的是这些成对的二元范畴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是一分为二的。这些对立范畴是在事物都是相反相成、一方的存在不能离开另一方这个意义上来讲的。“有无相生”表明“有”、“无”是对立统一的,是“道”的两个方面。“无”和“有”是相对待而存在、相比较而被认识的。这种依存关系关涉到具体事物之间的种种对立统一关系,其哲学意蕴主要是方法论层面上的。 第三层是“有生于无”的递进关系。“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老子作为一个独立命题提出来的。这是在追问世界万物的起源和根据,指向超越现象界的“形而上”领域,具有重大的哲学意义。它表明老子不再从经验性存在物之间的生克制化来解释世间万象的起源,超越了以“有”释“有”的模式,而从不同于一切“有”的“无”开始。作为万物之根据的“无”不是什么都没有,只是无形、无状、无质、无名罢了。我们知道,在各种矛盾对立中,老子倾向于否定的一面,这是老子否定性思维的重要特色。老子否定性思维的基本原则是“明道若昧”(第41章)、“正言若反”(第78章)。“若反”即逆向思维,学会根据否定的辩证法,从反面看问题。一般人只能看到事物的正面,而老子却看到了反面。对于“有”、“无”这对范畴也不例外。虽说“无”与“有”两者相反相存,但也同其他范畴一样,老子倾向于否定性的那一面,即“无”。他把重点放在“无”上面,认为“有”来自于“无”,“无”包含着并规范着“有”。所以,先秦道家在逆向追溯的过程中,把“无”当作先于“有”的超越存在。基于这种理解,《庄子》讲“泰初有无”(《天地》),“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庚桑楚》)。王弼注解《老子》第40章说:“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这些都表明,在“无”与“有”之间,道家更强调以“无”为先,认为“道”更多地是具有“无”的特征。 “无”和“有”这三层关系也是因侧重点和视角不同而呈现出的不同的关系形态。“同出”表明的是相对于“道”,“无”与“有”是隶属于“道”的下一层逻辑关系;“有无相生”强调它们是“道”的两个方面,相依而存;“有生于无”则突出“无”相对于“有”的先在性。在这对范畴之间,在它们的逻辑演化及重要性上,老子认为“无”先于“有”。“有生于无”这个命题对中国哲学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从生成论向本体论转变的枢纽。魏晋玄学就发挥了“有生于无”的思想,将“无”的本体论意义突显出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