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 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4页。 [2] 白云禅师:《佛法哲学概论》高雄:白云广播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第2页。 [3] 见《杂阿含经》卷34和《中阿含经》卷60《箭喻经》。 [4]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0页。 [5] 同上,第90页。 [6] 笛卡尔:《谈谈方法》,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6页。 [7] 《牛津哲学词典》相关条目,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8] 罗光:《中西宗教哲学比较研究》,台北: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进委员会1982年,第255页。 [9] Johe Hick Philosophy of religion 2nd ed., 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1973, pp1. [10] 黑格尔:《宗教哲学讲座·导论》山东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7页。 [11] 《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第62页。 [12] 《宗教哲学讲座·导论》,第17、18页。 [13] 转引自吕大吉《宗教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3-14页 [14] Karl Jaspers ,Way to Wisdom ,A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4 ,第138页. [15] 方立天:《佛教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增订版,第4页。 [16]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47年增订版上卷,第1页。 [17] 同上,第8页。 [18] 如张岱年认为中国学问分为五部分,其中天道论、人道论和致知论分别属于严格狭义的西方哲学的宇宙论、人生论和方法论,属于第三种广义的哲学,而修养论和政治论是中国特有的,属于第四种严格广义的哲学,见《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3页。 [19] Chrlesworth, M.J., Philosophy of Zen ,2nd ed. ,Oxford Uninersity Press ,1979 ,pp3、226-228. 另见David J. Kalupahana ,A History of Buddhist Philosophy——continuities and discontinuities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2. [20] 《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3页。 [21] Chrlesworth, M.J., Philosophy of Zen ,2nd ed. ,Oxford Uninersity Press ,1979 ,pp2.另见[法]让-弗朗索瓦·勒维尔 马蒂厄·里卡尔:《和尚与哲学家——佛教与西方思想的对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02页。 [22] 金岳霖:《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二》。 [23] 《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115页。 [24] 《胜论经》第三之2,17记载:某人三次向其老师问起梵的本质,老师都不作答。最后他质问:“你为何不作答?”回答是:“我已作答,而汝不解。”我们可以设想这个沉默的老师就是佛教,而西方人是那个不解的学生。 [25]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第8页。 [26] 《三松堂全集》第十一卷,第267、517页。 [27] Karl Jaspers ,Way to Wisdom ,A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4 ,pp12. [28] [法]让-弗朗索瓦·勒维尔 马蒂厄·里卡尔著:《和尚与哲学家》——佛教与西方思想的对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02-310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