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做人要树立起自己的原则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一元一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孔子有一个表述,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就是周全的、周到的。君子做人要周密、严谨,不要随随便便地与别人的意见相合、合同。而小人可以与别人嘻嘻哈哈打成一片,思想上不必周密、严谨地为人。
    这是孔子对为政者之君子的又一种描述。这句话很有意思,一般我们要求我们的干部要与群众打成一片,而这里孔子却要求不要与群众打成一片。这是为什么呢?这里面其实很有深意,所谓与群众打成一片,是为了了解民生疾苦,了解民族习俗,了解民众的思想;但作为统治者、领导人的君子,虽然应该做到这些,但从思想意识上不能与一般群众一样。首先他站的角度不同,立场不同,思想意识就不应该和普遍民众一样。一般人首要考虑的是“我”这个小家,我的工作,我的家人,而后再能考虑到别的人、别的家,乃至考虑到国家大事。那么,作为统治者、领导人的君子,首要考虑的是整个国家的事,全体人民的事,几十万乃至几百万人民的衣食住行的事。天文地理、三教九流、战争谋略、文学艺术、农林牧渔等等,都是君子要考虑的。因此,君子只能顾国而不能顾家。也就是要象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一样。所以,作为一个君子,为政要周密、严谨,不要随随便便地与别人的意见相合、合同。而小人就不同了,可以与别人嘻嘻哈哈打成一片,思想上而不必周密、严谨地为事、为人。这是为政者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意识!也是我们做人要树立起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根本问题。如果不树立起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也就没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整天附和别人的意见,绝对就是失败的人生。
    而从每一个人讲,要做一个君子,一个真君子他有多少朋友,他都会像空气里的氧气一样让朋友们感觉到很欢欣,但是他不张扬自己,他让所有的人都受到照应;而小人则比,比这个像形字是两个相似的匕放在一起,也就是说,小人聚小圈子,他不会照顾大家的情绪。比如开一个PARTY,一个君子会让这里面远近亲疏所有人都觉得很舒服。但是道德标准稍微低点的人,他来了以后却只找他最意气相投的人,然后到一个角落去嘀嘀咕咕,不顾他人的感受。所以这就叫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而这种人的前提就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小人总是希望也有人跟他一起嘀嘀咕咕,而君子不懈于此,坦荡荡的人就是要目光看到所有人的眼睛,想到所有人是不是都是欢欣的快乐的,这就是一个坦然的人。
    君子是合群的,在一大群人里他从来是与世无争的。他一个人内心可以是骄傲的,矜持的,但是他决不结党营私。什么是党,我们今天有一个词叫做党同而伐异,就是结党营私。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很多人在一起讨论问题,每个人的观点肯定不一样,当每个人说出自己观点的时候,一个真君子会认真的倾听他人,然后他能够理解每一个人观点的合理性,但他仍然能够坚持自己的标准,这叫和而不同。
    其实中国一直所倡导的古典美是一种和谐为美,而和谐是在坚持不同声音不同观点的前提下对于他人的一种宽容,一种溶注。其实这就是一个君子之道,君子从来都是好处事的。所以孔夫子曾经有这样一段很生动的描述,他说:“君子易事而难说也,小人难事而易说也。”
    一个君子容易处事,但是你难以奉承他。大家能够在一起做事,做得很好,但是这中间他喜怒不形于色,不会说轻易你给他一个小恩小惠他就给你大开绿灯大开后门。“说之不与道,不说也。”你想取悦他,但是你不合乎道理,你给他一点贿赂,你给他一点个人私利,他是不会高兴的。“及其使人也,器之。”术业有专攻,一个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定有每个人自己能力不及的地方。真君子用人从不勉强别人,而是审时度势,根据这个人的能力去安排他的位置,使其释放自己的能量,这就叫器之,把你放在最合适自己的岗位上,不刁难你。这种人就叫君子。
    作者:论语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