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自己学生的性格为人、资质才艺,十分了解;对他们的优长与缺点,也非常清楚。孔子在《论语》中,有多处论及孔门弟子的性格特点。诸如:“由也果 ”,“赐也达”,“求也艺”(1);“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师也过,商也不及”;“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回也其庶乎, 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2);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3)。“唯上知与下愚不移”(4),等等。由于 孔子熟知自己的教育对象,因此可以针对不同情况,因人、因时、因事、因地而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的教育与发展。 孔子对自己的学生,有许多不同的评语。对好学生,固然流露出喜悦之情、有赞赏之辞,但对他们也不乏批评、责备、指斥。例如:他对颜渊,曾多次称赞说:“贤 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其心三月不违仁”(5)。但又批评他太听老师 的话了,这对老师学问的增进,却未必有助益。他说:“不违如愚,于吾言无所不悦,非助我者也。”“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悦)”(6)。 孔子对子路的直率也比较了解,经常批评他行事处世比较鲁莽、戆直。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7)。但又很欣赏子路常常逆其意,敢于批评老师,而使自己能够时刻反省己之过失,因而可以少犯错误。孔子说:“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8)。 孔子对子贡,最欣赏他能言善辩,口材好,反应快。但子贡的缺点,就是骄傲自满,喜欢评论别人短长;显得不够谦厚,稍欠恕道。孔子经常教训他。子贡方(谤)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9)。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 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10)。 孔子对不同弟子提出的同一个问题:“闻斯行诸?”作了不同的回答。对好胜的子路,孔子要抑制其冒进,则反问:“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而对畏缩胆小的冉有,则要鼓励其勇气,让其大胆地去做,则答曰:“闻斯行之。”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1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