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归纳总结出一系列重要的原则,并把这些原则经常落实到自已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诸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学思并重 ”,“温故知新”,“循循善诱”,“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3);“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6),等等。 孔子曰:“君子有三思,不可不察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莫之思也;有而不施,穷莫之救也。故君子少思其长则务学,老思其死则务教,有思其穷则务施。”(7)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王肃注:欹倾)。夫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对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 满则覆,明君以为至诫,故常置之于坐侧。”顾谓弟子曰:“试注水焉。”乃注之水,中则正,满则覆。夫子喟然叹曰:“呜呼!夫物恶有满而不覆哉?”子路进 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之道也”(8)。 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曰:“君子所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对曰:“以其不息,且遍与诸生而不为也。夫水似乎德(王肃注:遍与诸生者物得水而后生 水不与生而又不德也),其流也,则卑下倨邑,必修其理,似义;浩浩乎无屈尽之期,此似道;流行赴百仞之嵠而不惧,此似勇;至量必平之,此似法;盛而不求 概,此似正;绰约微达,此似察;发源必东,此似志;以出以入,万物就以化絜,此似善化也。水之德有若此,是故君子见,必观焉”(9)。 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 ”(10)。 孔子非常善于运用比喻、联想启发,切磋讨论等教学方式,启迪学生,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诸如: 闵子骞为费宰,问政于孔子。子曰:“以德以法。夫德法者,御民之具,犹御马之有衔勒也。君者,人也;吏者,辔也;刑者,策也。夫人君之政,执其辔策而已。 ”子骞曰:“敢问古之为政。”孔子曰:“古者天子以内史为左右手(王肃注:内史掌王八柄及叙事之法纳以诏王听治命孤卿大夫则策命以四方之事书则读之王制禄 则费为之赏则亦如之故王以为左右手费芳未反),以德法为衔勒,以百官为辔,以刑罚为策,以万民为马,故御天下数百年而不失。善御马,正衔勒,齐辔策,均马 力,和马心,故口无声而马应辔,策不举而极千里;善御民,壹其德法,正其百官,以均齐民力,和安民心,故令不再而民顺从,刑不用而天下治。是以天地德之 (天地以有为德),而兆民怀之(怀归),夫天地之所德,兆民之所怀,其政美,其民而众称之(其民为众所称举也)(11)。文中 “君者,人也;吏者,辔也;刑者,策也。” 以“御马”、“执辔策”技术之优劣,比喻执政、治国、御民之要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