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思想 >

荀况《荀子》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中国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荀况,亦称荀卿、孙卿,战国后期赵国人。生卒年不详。荀况推崇孔子,私淑子弓,是战国后期与孟子齐名的儒学大师。在当时七国争雄趋于天下统一、百家争鸣日臻相互吸收融合的形势下,荀况解诸子之蔽,取百家之长,对百家争鸣做了理论上的总结,建立了集大成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他在儒家正名论和礼治思想基础上,主要吸取前期法家思想,提出以"隆礼"、"重法"为核心的政治学说,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加强和巩固地主阶级专政 的强烈愿望。
    荀况博学善辩,曾两次游学于齐都稷下学宫。司马迁说:"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 荀况曾向齐湣王进言,要齐国"处胜人之势,行胜人之道",争取统一天下,惜不为所听。荀况打破"儒者不入秦"惯例,西游于秦,也曾议兵于赵孝成王前,皆不为所用。只是应春申君之请,两度出任楚兰陵令。然在春申君被害后也被罢官。乃著书授徒,终老于兰陵。
    荀况弟子很多,可考的有韩非、李斯、毛亨、浮丘伯、张苍等,再传弟子有贾谊,都是秦朝汉初在政治方面或思想文化方面有重大作用的人物。清人汪中在《荀卿子通论》中说:"汉诸儒未兴……六经之传赖以不绝者,荀卿也"、"荀卿之学出于孔子,而尤有功于诸经。"然而荀卿弟子中有法家韩非、李斯、深为儒者所恶;加之荀卿许多观点不合统治者口胃,如性恶论称礼义道德为"伪"(本义"人为",但易误为虚伪、伪善),故汉代以后荀卿地位日降,远在孟子之下,理学家朱熹甚至告诫学生"不须理会荀卿"。这种情况直到清代以后才有所改变。
    《荀子》一书是研究荀况思想最可靠的资料。《汉书·艺文志》著录《孙卿子》33篇,注称:"名况,赵人。为齐稷下祭酒。"后来刘向校孙卿书,计得322篇,除去重复的定为32篇,题名《孙卿新书》。唐朝杨倞改书名为《荀卿子》,简称《荀子》,把32篇次序作了一些变动,并为之作注。今本《荀子》就是杨倞重新编排的本子,《荀子》书名也自杨倞始。
    《荀子》与《论语》、《孟子》儒家语录体著作不同,它开创了儒家个人著作体之先河,是一部比较完整的论著。其为荀子本人所著是基本可信的。不过经历代学者考证,也确有少数篇章出自其学生之手。杨倞已指出,《大略》、《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尧问》等6篇系荀况弟子记述。梁启超以为以上6篇以及《君子》,"疑非尽出荀子手,或门弟子所记,或后人附益也。" 郭沫若在《十批判书》指出:"《仲尼篇》也是弟子夹录","不一定出于荀子。"张岱年先生同意郭沫若的说法,他说:"我认为《仲尼篇》决非苟子的著作。"
    《荀子》书中与汉人著作《韩诗外传》、《大戴礼》、《礼记》、《说苑》、《新序》相同处甚多,如《大戴礼》的《曾子立事》篇之与《荀子》的《修身》、《大略》篇,《大戴礼》的《礼三本》、《劝学》篇之与《荀子》的《礼论》、《劝学》篇。由此可知,荀况学说曾得到汉儒的广泛重视和吸收。可是汉以后,《荀子》被忽视,直到中唐杨倞才为之注。清代学者重新重视《荀子》,先有谢墉,卢文弨收拾"编简烂脱",著《荀子篇释》;后来王先谦汇集清代学者对于《荀子》考订训诂的研究成果,著有《荀子集解》。近代梁启雄作《荀子简释》。近年则有中华书局出版的北京大学注释组所编《荀子新注》。
    荀况是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见于《劝学》、《性恶》、《修身》、《儒效》、《解蔽》、《礼论》诸篇。荀子教育思想具有唯物主义倾向,表现出强烈的为新兴地主阶级专制统治服务的特点,很多内容对我们有借鉴启发意义,是需要认真批判继承的。下面分四个方面加以评价。
    (一)性恶论与教育基本问题的主张
    《荀子》主张性恶论。性恶论是其论述教育基本问题的理论基础。
    《荀子》提出,"人的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它要求区分"性"与"伪"的不同,认为孟子主张人性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之在天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又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 总之,《荀子》认为,"性"是人天生的本能、人的自然素质;"伪"是人为的意思,指后天习得的礼义道德。《荀子》从其"明于天人之分"的唯物主义出发,在人性问题上强调区分自然的东西和人为的东西,否认人性中有先验的礼义道德根据。这是正确的。
    既然"性"是人的天生本能、自然素质,为什么又说人性恶呢?《荀子》解释说,这是因为人性中含有情感、物欲,"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快","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礼而归于暴"; 故曰人性恶。《荀子》把人物质方面的欲求当作人性恶的根据,认为社会出现争夺动乱是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必然结果,包含有一定的合理因素,较之孟子性善论有着更深刻的内容。但是它同性善论一样,都混淆了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不懂得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本性也就是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把不同阶级的不同物质欲望通通看成是恶的,鼓吹抽象的人性论,也就离开了唯物主义。
    1.教育对改造人性的作用和教育的定义、机制。《荀子》从性恶论出发,提出"化性起伪"改恶迁善任务,对教育基本问题发表了深刻的见解。它说:"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积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 这里所说的"积"(也叫"积靡")和"注错习俗"(也叫"渐")就是"伪"。《荀子》看到客观环境对人性发展的作用,说:"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所以君子"居必择乡"。《荀子》更重视教育的化性起伪作用,说:"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 ,教育使人"博学,积善而化性。" 荀子对教育的定义肯定了教育对改造人性的作用。
    《荀子》提出性伪之分和化性起伪,论证了改造人性的必要性和教育的任务。这是和它的"天人相分"、"人定胜天"的唯物主义思想相一致的。另一方面,《荀子》还提出性伪相合以"成圣人之名",从而论证了改造人性的可能性和教育的机制,反映出它较为全面地把握了性伪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荀子》说:"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 它把性伪看作素质与加工的关系,认为"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因此,通过教育"涂之人可以为禹"! 这不是说涂之人皆有"善端",而是说皆有知之质、能之具,即认知和行为的潜能。教育的机制即在充分利用和发挥人的潜能,在天生素质上加工。
    2.教育的社会政治作用和教育的目的、内容。《荀子》从性恶论出发,提出了"明分使群"的社会起源说,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并能役使其它动物的原因,就在于"人能群",能组成社会;而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是"分","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 ;"分莫大于礼",因为人性恶多欲,"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 《荀子》的社会起源学说具有唯物主义因素,但是它把礼义法度归结为先王的创造,则是唯心论的。由此它提出封建国家必须重视礼义教育,并辅之以刑罚,以实现"礼义之化"的"圣王之治"。"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執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是圣王之治而礼义之化也。"
    礼义教育使"圣人明知之,士君子安行之,官人以守之。百姓以成俗。" 如此则上下一致,思想统一,各安其分,不争不乱,社会安定,国家强盛。"教诲之,调一之,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 "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 这里有夸大教育作用的倾向,但是它指出教育对统一人民思想,实现社会安定的意义,对我们是有启发的。《荀子》还提出"政教习俗,相顺而后行" 的思想,认为政治、教育与社会风气三者相统一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各自的最大最佳作用,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荀子》把社会成员大体上划分为三个不同等级类型,即圣人、中庸之人和元恶之人。圣人有生成与学成的两种。天生圣人制作礼义法度,用以修已治人,勘天胜物,化性起伪。中庸之人占社会成员的绝大多数,他们能够学知礼义法度,是接受圣王教育的主要对象。教育的目的也就是从中庸之人中培养出"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 的儒者、贤能之士,实际上是封建国家的官吏。《荀子》极力主张选贤任能。使德才兼备的人才成为"卿相士大夫",真正发挥教育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荀子》又把儒者分为"俗儒"、"雅儒","大儒"几类。其中"大儒"能够"法后王,统礼义,一制度",是学成的"圣人"。这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对"内圣外王"的要求。至于第三等的元恶之人是有限的,他们不能接受礼义教化,只好终于性恶,因此只能用刑罚严加管束。《荀子》主张礼教要同法治结合。
    为了培养儒者、大儒,《荀子》主张以儒家经典《诗》、《书》、《礼》、《乐》、《春秋》为教材。其中《礼》最主要,是学习的核心内容。《劝学》篇说:"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其次是《乐》。"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和同,礼别异。" 乐教是礼教的重要补充,礼乐配合才能培养出彻里彻外儒化的统治人才。
    (二)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教学思想
    《荀子》关于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方法的思想,是建立在其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的,同时闪烁着朴素辩证法的光辉。
    1.学思行相结合。《荀子》认为教学过程同人的认识过程是一致的,首先是依赖感觉器官("缘天官")获得感性认识的阶段;在此基础上,要发挥心("天君")的"征知"作用,获得理性认识;进而付之于行,"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 《荀子》要求把学、思、行三者结合起来,"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首先是"学"。《荀子》重视闻见之知,"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它还要求"善假于物",重视间接知识,学会利用前人已经积累的知识和工具。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入,学思结合则知之明,学而不思则知不明。"学杂志,顺诗书"的人是俗儒、陋儒、散儒;大儒则不但博学多能,而且有超常的理性判断能力,"知类"而"信道"。
    学贵致用,而不是为了向人炫耀。"行之,明也。"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通过行把所知同客观实际结合起来,才能检验所知,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才能,即所谓"能有所合谓之能" 。因此《荀子》要求学生学习知识不仅记在心中,更重要的是能够"坐而言,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 不过《荀子》所说的"行",并不是指社会实践,而主要是指个体的道德行为要符合社会规范。"学至于行"亦即"学至于礼",也就达到了"德之极"。
    2."兼陈中衡"以"解蔽"。在思维和学习方法上,《荀子》要求"解蔽"。意思是防止认识上的片面性,从片面性的局限中解脱出来,转到全面地看问题上来。
    全面地看问题的方法就是"兼陈中衡",把不同观点和事物的所有方面都陈列开来,加以权衡比较,作出正确的判断。"见其可欲也,则必前后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者;而兼权之,孰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如是,则常不失陷矣。" 《荀子》要求看到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可欲与可恶、利与害),加以比较鉴别,发挥理性思考作用(兼权孰计),从而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是合乎认识辩证法的。但是它又说权衡判断的标准是道,是礼义。"道者,古今之正权也。离道而内自择,则不知祸福之所托。" "曷为中。礼义是也。" 这就带有唯理论乃至唯心论的倾向了。
    3."虚壹而静"和"锲而不舍"。在学习态度上,《荀子》主张"虚壹而静"、"锲而不舍",经过不断量的积累,达到"如蜕,幡然迁之" ,学问道德发生质的飞跃。
    虚壹而静要解决好"藏"(已有知识)与"虚"(虚心)的矛盾,防止先入为主和主观成见,始终抱着虚心态度去积累新知识,扩大己之所藏;要解决好"两"(兼求两种或多种知识)与"壹"(专一)的矛盾,不分散精力,一个时候专心于一种知识的学习,埋头钻研,锲而不舍,由约而博,由博返约;要解决好"动"(思维无序)和"静"(正常思维)的矛盾,不胡思乱想,要静下心来思考,提高和丰富思维能力。《荀子》认为正确处理上述三方面的辩证关系,才算做到了"虚壹而静",达到了"大清明",亦即认识上完全透彻、无所偏蔽的境界。
    (三)关于道德教育思想
    如前所述,《荀子》否认道德的先验性,认为礼义道德产生于人们合群的需要。但在具体论述时,则一再强调明贵贱。别同异,农商百工守本分而"不自以为寡",王公贵族禄天下而"不自以为多",这种"斩而齐,枉而顺,不同而一" 即是礼义道德。这就鲜明地表现出《荀子》所谓礼义道德的封建阶级性质。同孔、孟比较,《荀子》更多讲礼治、礼义,又把礼同法联系起来,说:"非礼,是无法也","学也者,礼法也" ,表现了建立和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强烈愿望。
    在道德教育和修养的原则上,《荀子》同孔孟思想有许多相同处;所不同者,新提出"公义"和"德操"概念,也是具有鲜明封建阶级性质的。
    《荀子》认为,礼是最高层次的道德,也是根本的客观规律,因此是"公义"。而个人和不同群体的物质欲望则是"私欲"。要教育人们树立"公义","以公义胜私欲",即以地主阶级国家的整体利益为最高原则,个人或局部的利益必须服从国家的整体利益。《荀子》说,一个人能"志忍私",就能成为一般的儒者;再进一步能"志安公,行安修,知通统类,如是则可谓大儒矣。"
    注重"德操"的培养和训练,是《荀子》道德教育的特点。德操是一种尽全尽粹尽善尽美的道德境界。具有德操的人才是"成人"。成人具有坚强意志,"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 成人具有坚定信念,能应付一切事变,万无一失,无不成就,所谓"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
    德操不是人所固有的,而是后天努力学习、思考、修养,经过长期艰苦磨炼的结果。"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
    培养德操是"以心知道"、"心合于道"的过程,即学习客观外在的"道",并使之内化为个体的道德情操的过程,而不是一味内烁内求所能获得的。《荀子》所说的"道",包括天道、人道,指的都是客观规律性的东西。道也常同礼义互用,"知道"也就是知、礼义。因为在《荀子》看来,礼义虽是圣人制定的,却是因为客观需要才产生的,因此是合乎道的。其实,礼义是封建等级制度和道德规范,同事物的客观规律是不能等同互换的。《荀子》称礼义为道,目的是使封建礼义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心知道"以培养德操,也就是培养具有高度理性自觉的封建伦理道德的完人。
    (四)论教师
    《荀子》的教师论继承儒家尊师重教的传统,同时也根据它的隆理重法思想作了较大的修正与发展。
    《荀子》提倡尊师,因为教师是传授礼的,是实行礼的榜样。"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 教师在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着决定的作用。《荀子》说:"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 有无师法,学生成长快慢不同,甚至会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人有师法可知,则速通。" "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
    《荀子》认为,教师工作是一种政治工作,关系国家的兴衰存亡;教师同天地君亲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应当受到统治者的崇敬与信用。"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亡。"
    《荀子》强调树立教师的绝对权威,学生要无条件听取教师的教导。"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则君不内,朝大夫遇诸途不与言。" "非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也。" 这样,尊师就不仅是教育原则,也是政治原则了。《荀子》把师生关系纳入到上下尊卑的封建等级网络中,是从孔子平等民主师生关系立场上倒退了。
    《荀子》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说:"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又说;"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 《荀子》总结出当教师的四个条件:"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语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 它对教师的道德、学问、威信、能力、语言、方法,提出了全面的要求。(王书田)
    来源:《中外教育名家名著介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