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思想 >

黄宗羲教育思想解读:学贵履践、经世致用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编者按: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洲。明天清初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主张“穷经”、“通史”、“经世致用”,对浙东学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的政治论著,里面提出了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改革要求,对君主专制提出了猛烈的抨击,
    其中专列《学校》一篇,集中阐述了他对学校的主张。首先他主张各类学校都要成为讲政议事、确定是非、监督政府的机关。主持学校的是“学官”,为使学校能够真正地履行议论国政、监督朝廷的职权,学官应有崇高的地位和巨大的权力。那么学官如何行使这种权力呢?黄宗羲主张天子和郡县官吏,都要接受祭酒和郡县学官的思想指导和政务监督。另外一方面,广开言路,使学校成为舆论和议政的场所,限制君权。这种力主学校议政、由学校决定是非的要求以及教学民主的思想,在当时无疑起到振聋发馈的作用。
    黄宗羲继承了王阳明“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天下之公,公言之而已矣”的思想,提出了“道”与“学”都“非一家之私”。真可谓千古不刊之论。 
    正文: 
    《明夷待访录·学校》 
    [原文]
    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非谓班朝①、布令、养老、恤孤、讯馘②,大师旅则会将士,大狱讼则期吏民,大祭祀则享始祖,行之自辟雍③也。盖使朝廷之上,闾阎④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
    
  三代以下,天下之是非一出于朝廷。天子荣之,则群趋以为是;天子辱之,则群擿以为非。簿书、期会、钱壳、戎()狱,一切委之俗吏。时风众势之外,稍有人焉,便以为学校中无当于缓急之习气。而其所谓学校者,科举嚣争,富贵熏心,亦遂以朝廷之势利一变其本领;而士之有才能学术者且往往自拔于草野之间,于学校初无与也,究竟养士一事亦失之矣。
    
  于是学校变而为书院;有所非也,则朝廷必以为是而荣之,有所是也,则朝廷必以为非而辱之。伪学之禁,书院之毁,必欲以朝廷之权与之争胜。其不仕者有刑,曰:此率天下士大夫而背朝廷者也。其始也学校与朝廷无与,其继也朝廷与学校相反,不特不能养士,且至于害士,犹然循其名而立之,何与?……
    
  郡县学官,毋得出自选除⑤;郡县公议,请名儒主之。自布衣以至宰相之谢事者,皆可当其任,不拘已仕未仕也。其人稍有干于清议,则诸生得共起而易之,曰:是不可以为吾师也。其下有五经师,兵法、历算、医、射各有师,皆听学官自择。凡邑之生童皆里粮从学,离城烟火聚落之处士人众多者,亦置经师。民间童子十人以上,则以诸生之老而不仕者充为蒙师。故郡邑无无师之士;而士之学行成者,非主六曹⑥之事,则主分教之务,亦无不用之人。
    
  学宫以外,凡在城在野寺观庵堂,大者改为书院,经师领之;小者改为小学,蒙师领之;以分处诸生受业。其寺产即隶于学,以赡诸生之贫者。二氏之徒,分别其有学行者,归之学宫,其余则各还其业……    
    [注]
    ①班朝:班,次。班朝意为正朝仪之位次。②讯馘:讯,西周时对俘虏的称谓;馘,古代战争中,割取敌人的左耳以计功称馘。讯馘,指战后举行的献俘仪式。③辟雍:西周时,天子之大学称辟雍。④闾阎:里巷的门,泛指民间。⑤选除:选,铨选,量才授官;除,除旧任授新职。⑥六曹:州县官佐的分职,即吏曹、户曹、礼曹、兵曹、刑曹、工曹。 
    [释读]
    设立学校是用以培养士人的。然而,古代的圣王设学的目的不完全是为养士,一定要使治理天下的方式方法都出于学校,设立学样的意图才算完备。不仅班朝、布令、养老、恤孤、讯馘在学校进行,有重大军事行动就在学校聚会将士,有重大案件审讯就在学校召集官吏和民众,有重大祭祀活动就在学校献祭于始祖,自古代的辟雍开始就这样实行了。这样做的目的大概是要使上至朝廷之官员,下至癌里之黎民,都能渐得学校熏陶,都具备诗书宽大的气象;天子所赞成的未必都正确,天子反对的未必就错误,天子终究也不敢自定错误与正确,而错误与正确要由学校予以公认。所以,养士只是学校的功能之一,而学校也不是仅为养士而设立的。
    三代之后,天下事的正确与错误都由朝廷决定。天子所表彰的,就群起拥护认为正确;天子所惩罚的,就群起揭发认为错误。簿书、期会、钱谷、讼狱全都委派俗吏管理。有个别不逐风趋势的人出现,便认为他们的学校不符合社会风气的要求。这些人心目中的学校,成了科举嚣争,富贵熏心这地,也就顺从着朝廷的势力改变了职能;而有才能的士人,却往往出自民间,与学校开始不相干了,结果,学校连养士的职能也失去了。
    巡时,学校的养士议政功能改由书院随担。书院认为错误的,朝廷就一定认为正确而予以表彰;书院认为正确的,朝廷就一定认为错误而予以惩罚。禁“伪学”,毁书院,一定用朝廷的权势“占得上风”。对那些不愿当官的士人施以刑罚,说道:这是带领天下的士大夫违背朝廷的人。“开始时,学校与朝廷不相干,继而,朝廷与学校相对立,不但不能养士,甚至于是在害士,还顺着以往的名称而设立学校,这是为什么呢?
    郡县的学官,不必由官府铨选任命,应由郡县士人公议,聘请名儒主持。从百姓直到退体的宰相,都可担当此任,不受是否入仕的限制。学官有干涉清议的行为,学生们就可以共同撤换他,说道:“这样的人不配当我的老师。”学官之下设五经师,兵法、历算、医学、身箭各有教师,都吸任学官自行选择。凡是城邑适龄童子,都自带粮食跟随学习。城外士人众多的人烟聚集之地,也要设置经师。民间有学童十人以上的,就由年长而未入仕的诸生充当蒙师。所以,郡县没有无师之士人,而学问之品有成就的士人,不担任六曹的官吏,就分别做教学工作,也不存在用不上的士人。
    学校以外,城内外的所以寺观庵堂,大的改为书院,由经师带领;小的改为小学,蒙师带领,分别安置学生学习。寺庙的田产就隶属学校,用以补助贫穷的学生。佛寺道观的僧人道士,经考察,有学问品行好的归入学校,其作的人还归旧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