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 胡适:《梁任公〈墨经校释〉序》。《胡适文集》(三) 第124页。 [2] 胡适:《胡适口述自传》。《胡适文集》(一)第371页。 [3] 《先秦名学史》。《胡适文集》(六)。 [4] 《先秦名学史》。《胡适文集》(六)第10页。 [5] 同上,第11页。 [6] 同上,第8页。 [7] 同上,第10页。 [8] 同上。 [9] 胡适:《中国古代哲学史》。《胡适文集》(六)第255页。 [10] 《中国古代哲学史》。《胡适文集》(六)第260页。 [11] 参见《胡适文集》(六)第183页。 [12] 《中国古代哲学史》。《胡适文集》(六)第262页。 [13] 《中国古代哲学史》。《胡适文集》(六)第263页。 [14] 《先秦名学史》。《胡适文集》(六)第62页。 [15] 《先秦名学史》。《胡适文集》(六)第54页。 [16] 《先秦名学史》。《胡适文集》(六)的69页。 [17] 《先秦名学史》。《胡适文集》(六)的70页。 [18] 《先秦名学史》。《胡适文集》(六)的71页。 [19] 《中国古代哲学史》。《胡适文集》(六)第268页。 [20] 《中国古代哲学史》。《胡适文集》(六)第268页。 [21] 《中国古代哲学史》。《胡适文集》(六)第272页。 [22] 《中国古代哲学史》。《胡适文集》(六)第273页。 [23] 《中国古代哲学史》。《胡适文集》(六)第272页。 [24] 《中国古代哲学史》。《胡适文集》(六)第286页。 [25] 《中国古代哲学史》。《胡适文集》(六)第287页。 [26] 《中国古代哲学史》。《胡适文集》(六)第287页。 [27] 《先秦名学史》。《胡适文集》(六)第80页。 [28] 《中国古代哲学史》。《胡适文集》(六)第296页。 [29] 《中国古代哲学史》。《胡适文集》第296页。 [30] 《中国古代哲学史》。《胡适文集》第300页。 [31] 《中国古代哲学史》。《胡适文集》第300页。 [32] 同上。 [33] 转引自列宁《哲学笔记》第271-272页。 [34] 参见《胡适文集》(2)。 [35] 《中国古代哲学史》。《胡适文集》第175页。 [36] 葛懋春、李兴芝编:《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第182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37] 《中国古代哲学史》。《胡适文集》(六)第185页。 [38] 《中国古代哲学史》。《胡适文集》(六)第257页。 [39] 《中国古代哲学史》。《胡适文集》(六)第308页。 [40] 《中国古代哲学史》。《胡适文集》(六)第262页。 [41] 《清代学术概论》。 [42] 参见《胡适口述自传》。《胡适文集》(一)第295页。 [43] 《中国古代哲学史》。《胡适文集》(六)第181页。 作者:解启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