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易中天:老、庄、禅的中国式智慧(1)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新华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老庄哲学和禅宗解决的都是人生问题。老子的观点我认为可以这样说,物竞天择,弱者生存。  
    一个人要活得好,要能够成功,要怎么样呢?要软一点、要柔一点、要弱一点,要把自己放得低一点,越放得低,生命力越长久,就越能够成功。  
    庄子的观点是“真实而自由地活着”。你感到自由你就是自由的,你觉得幸福你就是幸福的,不要拿别人的标准去作标准。  
    老、庄、禅刚好是一个辩证法的发展关系。没有执迷的心思,人就自由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禅宗出现以后,一直为中国知识界所喜爱的原因。  
    为什么要讲这样一个题目,因为我们现在每个人都面临着的一个问题,就是人生的问题。而在我看来,老庄哲学和禅宗解决的都是人生问题。  
    禅宗虽然是佛教的一个宗派,但是这个宗派很特别,这个宗派从印度传入中国以后,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就变成了一种中国式的佛教。而这个宗教里面产生出来的哲学,我个人认为就是一种人生哲学,而这样一种人生哲学是上承老庄的,就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道家学派。那个时代是我们民族的黄金时代,也是世界文明的黄金时代。  
    物竞天择,弱者生存  
    老子、庄子、禅宗对人生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呢?他们有什么区别?大体上可以这样说:老子留下的人生智慧,我觉得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弱者生存。我们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它可以概括为八个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个世界竞争很激烈,所有的生命体都在竞争,所以要与时俱进。老子的观点是:天择物竞,弱者生存。谁能活下来、谁是适者——最弱的。  
    “老子”的意思翻译过来是老先生,这个老先生是谁?学术界到现在也说不清楚,但是《太平御览》有个故事,说这个老先生,他也有先生,他也有老师,他的老师叫商容,故事后面说了一句:商容者不知何许人也。这个故事说什么呢?  
    说有一天商容病重了,老子这时候还是学生,老子就去看他,知道老师差不多要往生了,赶紧问老师点问题,再不问就问不着了。他说:“老师,难道你就没有一点遗言,要教导学生的吗?”商容就说:“经过故乡要下车,你知道吗?”老子说知道,是教导我们不要忘本。古人表示礼貌,到了故乡就得下车了,不能再坐车子去,要走进去,表示不要忘本。接着商容又问:“经过大树要趋行知道吗?”什么叫趋行?趋行就是迈着碎步很快地走,就像我们看的日本电视剧,日本女人们经常低着个头这样走。这表示什么?也是表示恭敬。老子说知道,这是要敬老,见到年纪大的要表示尊敬。商容说:“好,你看看我嘴巴里的舌头还在吗?”老子说:“在。”“那你再看看我的牙齿还在吗?”“不在了。”商容说你明白了吗?老子想了一下说:“明白了,是不是说硬的就存不住,软的就存得住?”商容说:“天下事尽矣。”天底下的道理全在这了,硬的存不住,但软的就长久。这叫什么呢?弱者生存,你别那么强硬。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