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君子儒学论(4)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中国儒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以上是孔子为弟子讲学所论君子儒的一般行为方式。之所以称其为一般行为方式,乃均为语下之论,届因“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在孔子看来,“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治长》)而其弟子,“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 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所以,“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孔子概叹儒学之道不传矣![1]
    可见,对于君子儒学的理论体系而言,乃《论语》所不能及者。那么,孔子“吾道一以贯之”的儒学理论体系是以什么为载体?其具体的理论文献是什么?“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表明,君子儒学的理论形式被孔子晚年融入“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易学理论体系之中,[2]《易》因此被儒学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所以,在《易》中,以君子为范畴,出现次数最多,超过所有其它范畴,为《经》二十见,《乾·文言》八见,《坤·文言》二见,《彖》十一见,《大象》五十三见,《小象》十二见,《系辞传》二十见,总计一百二十六见。
    《乾》卦为六十四卦之始,其卦辞为“乾元亨利贞。”《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合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君子的元亨利贞由乾而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大象》),所以,《文言》进一步具体推定了君子之德: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九二曰: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    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    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    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九四    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    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君子进德修业,以《乾》为本,此比“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的论述更为具体而祥尽,也比“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更加旨高而趣远,乃语上之论也。
    君子具体的行为方式,被《易》融入五十三个《大象》之中,“象也者,像也”(《系辞传》),《大象》是以《说卦传》的中和之象为本体,使作为主体的君子能以本体为据,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行为方式。限于篇幅,下面仅以文化及政治为例,选三卦论证君子之所为。 
    

    《贲·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    攸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贲” 的卦体下卦是离,上卦是艮,离为火,为柔;艮为山,为刚,为止。《说卦》曰“日以烜之。艮以止之”。文饰谓“贲”,贲之则亨通。离质柔,以其光明文采艮山,故获嘉利之实。“贲” 的卦象是刚上之艮分享离火之柔,山上有文采;文饰不可过正,宜以小而利之,使其文有所往饰。刚柔交错,阴阳分和,月往日来,为天之文饰。修养内在的文质,止于外在的礼仪;止其当止之所,人道由此而文明。观明天的刚柔交错,阴阳分和,月往日来,才能察知四时之变;观明人的文质和礼仪,才能化成天下。《大象》说,山下有火而显出文采,为贲;君子知文饰之理,求文明之质,所以要修明政治,完备法度。由此可知儒学的君子政治。
    值得指出的是,“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儒学的文化观。其与西方的文化观、思想理路、哲学进路都有着重大不同。在《易》传世两千余年之后,西方哲学才认识到“文明以止”的问题,由康德进行了《纯粹理性批判》,对人类的理性之可能划出了边界。可是,现代新儒家对此并不用力,如牟宗三以康德的道德学说打通儒学,力图使儒学以宗教性取胜,使儒学获得现代合法地位,而这是一条走不通的路。所以,“文明以止”与儒学之道的一以贯之,是现代君子儒学的哲学、文化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 
    

    《旅·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止而丽乎明,是以“小亨旅贞    吉”也。旅之时义大矣哉。《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旅》的卦体下卦是艮,上卦是离,艮为山,为止;离为火,为柔。《说卦》曰“日以烜之。艮以止之”。 旅卦小亨,卦象为山上有火,火得中而燃于外顺山而明,火顺山明亮而止。旅外为客不能大有作为,止其当止之所为,守正而吉。把握时机,明确是非,是旅卦的根本道理。《大象》说,山上有火,旅山而明。君子以旅卦的道理,及时从速的明断是非而慎用刑罚,从速决断而不留狱。可见,“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系辞传》)虽旅外为客变动不居,也能有所作为。 
    

    《同人·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    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同人”的卦体下卦是离,上卦是乾,离为火,为柔;乾为天,为刚健。《说卦》曰“日以烜之。乾以君之”。“同人”的卦象是天下有火而得位,其用应于乾天之阳,如日丽中天。火与天同心同德,普照万物,所以称为“同人”。同人行于旷野,足涉大川,亨通无碍;同人之心如日丽中天,胸怀宽广,如乾阳之刚健,无往而不胜。修养文明道德,事业刚健不息,行以中正,为天下之太平而奋斗,唯有君子才能以此为志向。《大象》说,天与火同功,为同人;君子应区分不同的事物,有所类别,团结同人;君子辨别事物的异同,求同而存异,中正而不争。由此可知君子儒胸怀天下,协同奋进的政治理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