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中国艺术之“形而上”意义(1)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哲学中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一 
    “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这是中国传统的说法;西方哲学有metaphysics的说法,我们译为“形而上学”。西方“形而上学”的意思,是要研究一切“万有”之“上”或之“外”的“存在”(Being)。metaphysics是在physics之“上”或之“外”的意思,也是“超越”的意思。physics在希腊有“生长”的意思,所以metaphysics又有在“生长”之“上”之“外”的意思,或是“超越”“生长”的意思。这就是说,metaphysics乃是研究那“超越”“生长”的“不生长”、“不动”的东西。于是,所谓meta又有“在……之后(面——背后)”的意思。 
    我们看到,西方“形而上学”思想,是从“生长学”、“自然学”中“发展”、“超越”出来的,说的是“自然”——“物”“背后”的东西;与此不尽相同的,我们中国传统的观念,所谓“形而上”是真的指“形”之“上”的东西,在这个“上”的前提下,才有“超越”、“背后”的意思。 
    “形”而下谓之“器”,“器”在“地”上,而“地”再“上”面是“天”,因此,所谓“形而上”的具体意思是指“天”。《周易》上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从这个意义说,“形而上”乃是指“天”上的“象”。中国人很重视这个“象”,认为它是起主导作用的,它支配着“地”上的一切“形”、“器”,然而,“象”又是不成“形”的,所以又说,“象也者,像也” (系辞下传),似乎是些“什么”,又似乎不是些“什么”,不像“地”上的那些“器”,清清楚楚。 
    相对地来说,西方人比较重视“地”上的“器”(形),而中国人则比较地重视“天”上的“象”;西方人趋向于从“地”上的“器”、“形”来推断其“背后”的东西,而中国人则趋向于“直接”从“天”(上的“象”)来“观察”、“思考”“地”上的“形”、“器”。这个哲学思想方式的趋向不同,带来了艺术思想方式上的具体不同。 
    二 
    我们知道,西方哲学,在古代希腊的时代,对于思想的方式,考虑有三种形式theoretical、practical和poetic。theoretical和practical是后来常用的,至于poetic,则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就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一种与theoretical和practical不同的特殊的对世界的把握方式,另一种就是指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当然,这两种方式是有联系的,但应该说,前一种就哲学来说是更为根本的。希腊文ποιέω原本是“做”、“制作”的意思,所以英文一般译为produce,形容词为productive,也还是可以的;不过在理解上要有一定的阐述,意义才更为清楚。在哲学意义上的produce,即与theoretical、practical不同的poetical,是一种“无实用功利目的”的“制作”(做),这样,poetical就不仅与theoretical可以区别开来,而且可以与practical区别开来。作为理解世界的方式, theoretical把世界作为客观对象,掌握其规律性的特性;practical则把世界作为实际消耗的对象,了解其功能性特性。与这两种态度不同, poetical的态度,既不把世界当做理论的对象来研究,又不把世界当做实用物品来消耗,这就是后来的更为专门的艺术、审美态度的基础。 poetical这种基础性意义曾被theoretical和practical的光辉所掩盖,而在一个长时期内被忽略,直到康德的第三批判出来,才恢复了三足鼎立的格局。在康德哲学中,poetical——基础意义上的poetical,起到沟通由practical reason决定的本体界和由theoretical reason规定的现象界的作用,实际上,就是起到沟通“形而上”和“形而下”的作用,亦即我们时常说的,把“无限”与“有限”、“无形”与“有形”结合起来这个意思。从这个意义来看,康德的第三批判,就不仅有狭义的美学或艺术意义,而且有很深刻的哲学意义。 
    三 
    “形而上”、“形而下”,“本体”、“现象”……的基本理论格局固然如此,但在具体的沟通途径上,中西哲学是有所区别的。我认为,大体说来,西方哲学趋向于从“形”来推论“背后”的、超越的东西,而中国的传统,则趋向于从超越的、形而上的角度来看地上的万物——“形”、“器”。我认为,把握这个区别,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西方人早年也是把“形而上”与“形而下”作为可以双向沟通来考虑的,所以才有赫拉克里特“向上的路和向下的路是同一的”之说,也就是说,人们既可以从“下面”的“万事万物”来看(推测)那“超越”的“本体”,也可以从“上面”的“秩序”来“观察”下面事物的“和谐”。于是,在古希腊早期,既研究地上的“元素”,又研究天上的“以太”;既有“测地者”,又有“望天者”;然而,逐渐地,这种“双向选择”似乎向“单向”倾斜,西方人日益趋向于从世间万事万物出发“推测”(推论)其“背后”的“超越者”,从具体的事物出发——从感性的事物出发,经过“分析”、“综合”,“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得出事物的“概念”,这似乎是他们(至少是希腊人)的习惯的思维方式,于是有柏拉图的“理念论”。所谓“理念”,乃是事物各自的理想的“本质”。只是“理念”永远是“理想”的,“现实的”具体事物永不能达到其“理想”境界。其后,又有亚里士多德的“定义”之说。“定义”更是一种抽象概念。相比较而言,中国传统当然也有双向的进程,但更趋向于自“形而上”的角度来观察、填—驻地上的万事万物。在我们观察世事时,常常倾向于从具体的事物中体会出某种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意义”来,此种“意义”,不完全在事物的属性或与此相关的功能,因而具有某种“超越性”,即此种事物的“意义”,不在“地上”,而在“天上”。 
    在我们的古人眼里,“地”是受“天”支配的,“天尊地卑”虽不完全是道德的意思,但“天”“地”的“位”是“决定”了的。“地”既是“被”决定的,人要掌握、理解“地”,就必须“先”努力去理解、掌握”天”的“命令”——“天”“命”你如何如何,这是“人”作为“天”“地”之“中”(间)的一个特殊品类所应起的桥梁作用,也是“人”“把握”、“理解”世间万物应取的途径和方式。 
    从这个对比的方面来看,西方的传统哲学,从感性事物出发,走上了一条概念式思维的道路,重在掌握事物的“规律”;中国的传统哲学则从“超越”的“天”的“形而上”的角度来体察“形而下”的品类,并努力从这些品类万物中,“看出”更深远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或许可以粗略地说,西方传统思想趋向于“科学性”,而中国传统思想则比较趋向于“艺术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