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立名传世观念在我国史学思想发展中有着悠久的传统。从孔子“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到左丘明“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立名于青史观念的提出,后世的史家都在自己的史著中不同程度地表达出了对立名于青史的渴望。儒家史学中的立名观带有强烈的功利教化色彩和对现实的理性的思考。以“礼”为标准,以“仁”为评价,立名的目的在于惩恶扬善和鉴戒,在于弘道和教化,归于一句话,在于经世致用。 [关键词]立名 《春秋》 《左传》 春秋笔法 [中图分类号]K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489(2009)05-0025-02 从孔子“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到左丘明“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立名于青史观念的提出,后世的史家都在自己的史著中不同程度地表达出了对立名于青史的渴望。司马迁“扶义倜傥,不令失时,立功名于天下”。虽遭受宫刑,“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文采不表于世”。他发愤著作,以血泪书写历史,以求藏之名山,彰显后世。东汉魏晋之时,托物留名之风盛行,卑门寒士和士族王公都以立身显名为荣,史家王隐说:“疾没世而无闻”。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更是对史书中立名后世的心态做了一番深刻的见解陈述:“夫人寓形天地,其生也若蚍蜉之在世,如白驹之过隙,犹且耻当年而功不立,疾末世而名不闻,上起帝王,下穷匹庶,进则朝廷之士,远则山林之客,谅其于功名不闻,莫不汲汲焉孜孜焉,夫如是者何哉?皆以图不朽之事也”。许凌云老师说:“自孔子到司马迁及后来许多史家都有一个传统,即:疾没世而名不显,欲以史著扬名于后世”。综上所述,立名传世观念在我国史学思想发展中有着悠久的传统。但其萌生和提出还得从遥远的先秦说起。 自跨入阶级社会的门槛后,中国的史官就在帝王日常政务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古史曾有左史记事,右史记言之说。但三代时期的史学属于官学的一部分,只有贵族子弟有传承历史知识的特权,史学的发展处在一个缓慢形成的过程中。孔子的出现打破了史学缓慢发展的步调,他开启私人撰史的先河。 春秋晚期,周王室权威扫地,日趋衰落。诸侯国之间,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春秋之间,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面对社会的剧烈变革,原有的文化传统也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过去那种“官守学业,皆出于一”的局面被打破,“而天下同之为治,故私门为著述文字。”文化下移,私学兴起。这为百家争鸣的多元化学术环境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孔子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政局动荡风云巨变的乱世。 面对这样一个乱世,孔子一生都在为恢复周礼提倡仁治呼喊奔走。惜其志不得施展,退而教弟子,述典籍。据鲁史而编《春秋》。他“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觉”。作为儒家史学的开创者,孔子的立名观念鲜明的体现在了《春秋》的编订目的中。 他怀着“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的心声,作“《春秋》以道名分”,以达到“惩恶而劝善”的和“拨乱而反正”目的。《孟子·滕文公下》有这样一段记载:“世道衰微,邪说暴行,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这段文字很形象的道出了孔子作《春秋》的心态和目的。面对衰微杀戮的乱世,孔子“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经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与,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成”。使《春秋》成为“礼义之大宗”。杜预说“仲尼因鲁史策以成文,以示劝戒,”“其微显阐出,裁成义类者,皆拘旧例而发义,指行事以正褒贬。”其中,明礼义和兴王道的政治目是最重要的,而立名的心态倒在其次。这也就开启了后世封建史学经世致用的功能,史书的主要目的在于为统治者起到鉴戒的历史作用,弘扬王道和惩恶扬善。 “孔子修《春秋》和对历史事件的观察分析,都贯穿着他“仁学”和“正名”的思想主张。”楚灵王奢侈荒淫,民怨颇深,“不能自克,以及于难”。孔子评论说:“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能辱于乾?”鲁僖公二十八年,晋文公城濮之战以后,会诸侯于温,于是出现了“晋侯召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孔子把此事写成:“天王狩于河阳。”这样,一方面贬天子,“显其失地”,河阳是属于晋国的,并非王室狩猎之地,另一方面,表彰文公尊王之德,“隐其召君之阙”。综两例可观,孔子的史学思想中,一方面是对仁义和理想的追求,提倡“直”“义”的操守,他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强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认为史家应秉笔直书,这和他“仁学”“正名”的思想是联系在一块的。但一方面,孔子又受到社会尊卑和等级观念的影响,对“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现象极为痛恨,所以在作《春秋》时,“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对鲁国的官修《春秋》进行大胆修改,以致“笔则笔,削则削,游夏不能赞一词”,连孔子自己也说:“后世知丘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在仁义理想的追求和“正名”维护周礼中,孔子的史学思想产生了矛盾。是秉笔直书还原历史真实,还是为了“正名”而曲笔记载,这些矛盾的思想对后世修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今天,我们的评价,不能苛刻前人,肯定其积极的影响是最主要的。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史学思想,以“礼”为正名尊卑的标准,以“仁”为道德评价标准,一部《春秋》,不仅仅使善者名留青史,恶者遗臭万年,更重要的是,注重实录的精神和春秋笔法的运用,带有经世致用的强烈的现实关怀。在《春秋》经世致用政治目的达到后,立名的思想就在其中隐隐的有些透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