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周易雅正》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周易》(59)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天涯社区 佚名 参加讨论
第六十三卦 既济 下离上坎 
    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
    初九:曳其轮,濡其尾,无咎。
    六二:妇丧其髴,勿逐,七日得。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六四:繻有衣袽,终日戒。
    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
    上六:濡其首,厉。
    既济:渡过河。
    卦辞:要想渡过河,怎样才能顺利呢?步伐要小,精力要集中。开始比较容易,越往后越难把握。
    初九:图谋复仇。在河边就推拉车轮急于前进,就会象狐狸过河时浸湿了尾巴那样麻烦,不要犯这样的错。
    六二:舍财求安。渡河时妇女丢了首饰,不要去追,七天后再配置。
    九三:励精图治。高宗讨伐叛乱,三年取得胜利,势力单薄者不要效仿。
    六四:胜而不骄。外套里的内衣满是补丁,时刻警戒自己。
    九五:仁政爱民。东邻杀牛盛祭,不如西邻朴素的祭祀,更能受到上天的保佑。
    上六:持满戒盈。狐狸的头被淹没,性命危急。
    完成使命。
    63既济串讲
    题解:63、64卦,是对文王一生事业进行综述,即从文王即位起到晚年归隐这50年间的经历作了一个简略的回顾总结。从《周易》下篇来说,是对43-62卦的概括。31-42卦属于成家立业阶段,还没有正式进入历史舞台。
    我参考的周文王年表主要是《竹书纪年》,对于《竹书纪年》学界还有争论,在此只是参考其经历梗概。据记载,周文王去世前,岐周已经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形势,周文王可谓圆满完成了战略准备任务。
    第六十三卦 既济 下离上坎 
    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
    《象》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初九:曳其轮,濡其尾,无咎。
    《象》曰:“曳其轮”,义无咎也。
    六二:妇丧其髴,勿逐,七日得。
    《象》曰:“七日得”,以中道也。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象》曰:“三年克之”,惫也。
    六四:繻有衣袽,终日戒。
    《象》曰:“终日戒”,有所疑也。
    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
    《象》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时也。“实受其福”,吉大来也。
    上六:濡其首,厉。
    《象》曰:“濡其首厉”,何可久也?
    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
    渡河只是军队的移动,是大战前的机动,渡过河才能发起进攻,所以说渡河可以看作战前的准备。
    既,完毕,已经。济,渡,过河。
    要想渡过河去,有些什么注意事项呢?即怎样才能顺利完成灭商事业的准备工作呢?
    小,步伐要小,渐进着来,不要急躁冒进,过早引起商纣的猜疑。
    利贞,对于过河是小心谨慎,对于政治是要有计谋。
    初吉,开始的时候河水还浅、头绪简单,比较容易控制。
    乱,混乱,无秩序。终乱,越往前走,河水越深,水流也越湍急,而对于商周政局,越往后局面越复杂,越难把握,越需要高超地智慧和理性。
    《象》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水在火上,水火不容也,二者难免交战。水大则火灭,火大则水涸。
    豫,同“预”。君子观此象,因为考虑到可能的祸患而提前做好预防。由于历代仇恨,商周的关系势如水火,对于文王的整个战略经营,更是需要深思熟虑,慎重对待。
    初九:曳其轮,濡其尾,无咎。
    这一爻记述即位起至被囚羑里期间,根据竹书纪年,这一期间历经30余年。我们知道,文王的父季历是被商王文丁借刀杀人害死的,文王即位后就一直图谋复仇。
    曳,拉,牵引。
    用力推拉车轮,从渡河的角度,是指刚下河就用力往前赶,这样不知深浅的急进,后果不堪设想。
    “其”,狐狸,欲图过河的狐狸。狐狸浸湿了尾巴,是因为没试探好河水深浅就下河了,也是急进的结果。
    狐狸粗长的尾巴用于保持身体平衡,还有保持体温、伪装迷惑敌人等作用,狐狸尾巴被水淹没后就增加了过河的难度,所以是尽量避免的。
    无咎,是说不要犯这类“曳其轮,濡其尾”的错误,这样做一点实质地意义也没有,只会把事情搞的更复杂。
    这是文王即位初期周国的实力状况,此时殷周之间力量对比悬殊,宗周还需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实力。
    《象》曰:“曳其轮”,义无咎也。
    急于前行,指文王一心报仇,其迫切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虽然做法不当,但道义上不是过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