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相关 >

北欧音乐家分享“进校园”经验:音乐教育不妨抛开乐谱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中国新闻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中新网上海7月10日电 (王笈)10日在上海举行的“2016 MISA音乐教育论坛”上,数位北欧音乐家同上海音乐界专业人士分享“进校园”经验时提出,音乐教育不妨“抛开乐谱”,让眼睛和眼睛、音乐和音乐直接交流。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会告诉学生这是什么音,指法是怎么样的,而是撇去技术性的东西,完全让学生用耳朵去听,去辨识是什么音,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排练。”北欧音乐制作人、儿童音乐家培训教练Morten Brenne说。
    9日晚刚刚结束的“北欧音乐家互动音乐会”上,约50位上海“小演奏家”们就在Morten Brenne等人为期两天的“抛开乐谱”指导下,完成了一场精彩演出。
    “排练的时候,我们发现了这些学生各自的特质,再把他们安排到特定的位置。这其实是一个相互接受的过程,导师需要尽量听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对音乐的反应。所以一定要把乐谱架拿掉,才能有直接的沟通。”奥斯陆国家民族音乐厅音乐家Vegar Vardal说。
    而当晚的“小演奏家”之一、上海市黄浦区青少年艺术活动中心交响乐团小提琴手叶昊辰告诉记者,能够接受这样“不同以往”的音乐教学,令自己和小伙伴们都受益匪浅,“老师教我们听到什么音乐就可以直接演奏出来,这样就能融入更多现代音乐,而不只是演奏古典乐。我觉得自己学会了一种融入音乐世界的新方法,学会用我的听觉来提升自己的音乐水准。”
    北欧音乐家们在上海的教育理念“实践成果”,给上海的音乐人们带来了不小“冲击”。
    上海交响乐团单簧管演奏者李聪在论坛发言时称,“抛开乐谱”对其来说是一个启发,让音乐教育回归更原始的状态,注重感知音乐本身的语言,“很多学生在掌握了乐器的基本技能后,会陷入一种很痛苦的阶段,越学越累,可能就是丧失了对声音的理解。当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眼睛上去读谱的时候,耳朵就‘关闭’了。但恰恰耳朵的重要性是无法替代的。音乐需要大量地用耳朵听,进行重复记忆。”
    不过,世界大号独奏大师?ystein Baadsvik现场也指出,用“纯粹听”的方式学习演奏,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乐谱教育,“这是两件事。我自己学习新曲目时,前期也是需要乐谱的。‘抛开乐谱’教学,它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靠近音乐的本质、更好地理解音乐,而这对于演奏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